理论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理论评论 >> 正文
八大路径绘就新时代“兴边富民”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8日 08:47:32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原标题:八大路径绘就新时代“兴边富民”路线图

  作者:陆海发

  今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兴边富民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民族工作和边疆治理的重要举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4月11日,越南花商阮翠云(左)与翻译李青歌在中国云南昆明斗南一花卉基地内查看鲜花品质。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鲜明主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凝心铸边、产业兴边、文化润边、民生惠边、互嵌实边、开放活边、固防强边、协同建边,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2024年9月23日,在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学校,学生们在下围棋。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摄

  凝心铸边。要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夯实固边、稳边、兴边的组织基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边境地区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2024年8月26日,车辆在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口岸行驶。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产业兴边。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兴边富民的关键。要立足边境地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边境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优化边境地区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到边疆地区投资兴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强口岸建设,提升口岸功能,优化通关环境,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发展跨境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打造一批边境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

5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第一小学学生在表演千人江格尔。新华社发(王正摄)

  文化润边。边疆地区文化资源丰富,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边境地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加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边境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4月25日,在那曲市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在测量血压。在这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上,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老人温暖的“银发港湾”。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民生惠边。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打造就业平台、加大就业帮扶、强化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扶持,提高各族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互嵌实边。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加快边境地区中心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推进边境地区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边境地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6月2日,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编组场内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黄旭摄)

  开放活边。边境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强边境地区与内地的互联互通,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边境地区对内对外通达能力。加强口岸建设,提升口岸功能,优化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加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平台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积极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固防强边。边疆地区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要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边防巩固、边境安全。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提高边境管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赋能,提高卫国戍边整体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协同建边。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健全兴边富民行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边境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兴边富民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对兴边富民行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兴边富民行动,营造关心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边民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项目号21BZZ09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