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作者:田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云南、4次回信、2次致贺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云南考察,对民族团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中华民族崇尚的团结精神源远流长,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回忆往昔,历史辙痕深刻诠释着民族团结的要义。秦汉雄风,一统六合,中原大地与边疆各民族交流融合。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带去的不仅是丝绸瓷器,更是各民族携手并进的情谊,经济文化在交融中繁盛。唐宋时期,与吐蕃、契丹、党项等各民族的和亲政策、互市贸易,化干戈为玉帛,各民族在交流碰撞间,将中华文化推向高峰。文化瑰宝在民族多元文化的滋养中愈显流光溢彩,诗词歌赋中常有民族互动的佳话……无一不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强有力的情感与政治基础。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互助是云南的一大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如泼水节、火把节等,让不同民族的群众展示自己的传统服饰、美食、音乐、舞蹈等,增进各民族的互相了解与情感联系,构建起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云南有着独特的地理、资源和生态优势。云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云南正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巩固好民族团结、维护好边疆稳固,是云南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讲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要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建设。要着眼云南背靠14亿多人口的国内大市场、连接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的实际,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指示,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