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州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
近年来,红河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示范创建根本方向,从制度建设、政策举措和方法路径等方面创新创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不断提档升级,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上作出示范。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绩考核、绩效考核。列入人大常委会执法监督、政协“协商在基层”专项行动重要内容,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红河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红河州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突出主线、融入中心、分类指导”工作思路,深化“7+N进”创建工作,全力创建、全民创建、全方位创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促宗教和顺,创新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2152”优苗精培工程,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统战委员和专兼职民宗助理员135名、宗教干事139名、民族工作专兼职信息员3600余名,着力培养民族地区“四个特别”干部队伍,实现基层民族工作有人懂、有人做、抓得好。
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在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上作出示范。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关行等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各级宣讲团64个,全方位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行动。联动州、县(市)融媒体中心,办好办活专题专栏,在云南省率先实现11090个村民小组应急广播全覆盖,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中课堂”,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州普及率达9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中共云南一大会址等红色基因,弘扬20世纪50年代红河各族儿女共订《团结爱国公约》优良传统,倡导各族干部群众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120万人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在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突出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实施100个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和民族文化精品项目,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50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80名,创作《哈尼古歌》《阿细跳月》《马樱花》等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各族群众在文化交融创新中促进认同。
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上作出示范。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少,一个人都不掉队,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50公里,航空高铁到州府、动车到国门口岸,铁路里程916公里,所有行政村5G网络和20户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各族群众互联互通更加方便快捷。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建设成为千亿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战略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5.49亿元。全面启动沿边产业园建设,积极探索“一企两厂两国”跨境模式,以市场化方式举办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和红河节。2024年,全州实现对外贸易总额达207.45亿元,河口口岸成为云南省2025年首个出入境流量突破500万人次的开放口岸。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蒙自“622”联农带农模式、弥勒小河边“三产融合”等发展模式成为全省联农带农富农的样板。州级财政支出超七成用于民生领域,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强化各族群众互嵌融居,在交往交流交融上作出示范。坚持增进共同性和融的导向,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设立“红河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金”,各族青少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制定出台《红河州促进南北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持续建设多民族互嵌式社区,让城市成为各民族创业就业的舞台、求学生活的乐园,蒙自市青云社区被列为首批全国互嵌式发展试点社区。全域打造“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旅游品牌,建设推进一批彰显中华文化的旅游线路,2024年,红河州入选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创新“民族团结+体育”活动载体,举办马拉松邀请赛、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投入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资金3.5亿元,以“7+N进”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打造“石榴结籽心连心 红河儿女心向党”创建样板,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7个,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模范个人4个。
强化边疆社会治理,在提升治理能力上作出示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边疆社会治理的具体谋划和实践中,制定修订40余件单行条例,建立健全民族政策法规动态评估和清理制度,对37件法规、11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制定出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建立“十户一格、五网一体、三级联调”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各族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显著提升。实施基层党组织综合能力提升“四项工程”,全面实施“智慧边境”建设,构建“五位一体”守边模式,建成全省强边固防示范村12个,高质量建成49个边境幸福村,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红河州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