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文塑旅引领产业发展 石林阿诗玛文创产品破圈
记者日前从石林旅游集团获悉,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创企业推出的阿诗玛IP金属冰箱贴文创产品,上市一年销量已突破10万件,阿诗玛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已超400万元。
作为中国第六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诗玛文化的发源地,石林县近年来大力实施“旅游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生态美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聚焦全县“1+3”百亿级产业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实际,加快推进石林县高质量发展。
以文塑旅
阿诗玛文创产品出圈
石林县是阿诗玛文化之乡。
2006年5月20日,彝族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石林县积极挖掘并整合文旅资源,推出石林旅游IP形象系列文创产品,依托《阿诗玛》,成立景区阿诗玛艺术团,注册“阿诗玛”驰名商标,打造“小阿黑哥”“小阿诗玛”石林旅游IP形象标志;推出以“石林胜景”为原型的文创雪糕,还原石林盛景的“雄、奇、险、秀”,为阿诗玛文化赋能。
2024年4月,石林县引进云南九溢泽科技有限公司,推动阿诗玛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
“石林的地址遗产价值是被广泛认可的,但是,怎样才能让游客玩在石林、乐在石林、留在石林,一直是石林县政府思考的问题。”云南九溢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宋美芳说,企业根据政府的总体规划,聚焦阿诗玛文化和石林地址遗产的独特性,开展一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
“石林文创产品的设计宗旨,是让阿诗玛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所以,我们设计的阿诗玛IP形象,赋予阿诗玛更加年轻、富有活力的精神内核。”宋美芳说,设计师通过添加本地少数民族生活内容,开发出阿诗玛的朋友圈系列文创产品,产品内容丰富,包括冰箱贴、明信片、文创雪糕等。
目前,该企业开发的文创产品有40多个品类,产品款式有400余个,比较受欢迎的产品除了冰箱贴,还有明信片、非遗文化摆件、学习用品、公仔玩偶、首饰饰品等。仅一款冰箱贴,一年的销售量已超过10万个,而所有的文创产品总销售额已超过400万元。
文旅互融
助推石林旅游发展
文创产品出圈的背后,是石林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近年来,石林县加速推进“去门票化”战略改革,着力构建“文化赋能+场景创新”的多元营收体系,实现文化资产向消费产品的价值转化。
石林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统计数据显示,石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8项、市级30项、县级78项。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十大类别,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23年8月,石林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非遗保护工作夯实基础。
近年来,石林县鼓励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企业守正创新,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举办的文化和创意活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毕跃英创作的彝族刺绣作品《星光灿烂》和“木盒挎包”分别入选云南省第一届、第二届“非遗伴手礼”,石林七彩美伊彝族刺绣工坊设计的“民族特色手提包”入选第二届“非遗伴手礼”。
石林县政府鼓励并指导打造以石林彝族传统音乐和器乐为主题的非遗音乐餐厅,通过“非遗+餐饮+旅游”的创新实践,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生活,让每一名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深度了解石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同时,石林县助力石林刺绣协会成立,通过加强行业自律、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传承与创新、拓展刺绣产品市场等举措,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开发出具有石林特色的刺绣旅游产品,推动文化和石林旅游深度融合;石林县妇联和石林县七彩美伊彝族刺绣工坊联合开展“定向订单式”手工艺品培训,以“企业订单+定向培训”模式,让刺绣技艺直接对接市场;开创“居家就业+灵活创业”新路径,让当地妇女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增收,真正实现“背着娃绣着花,不出家门有钱花”。(记者 赵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