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陈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亲切关怀云南各族人民,三次亲临云南考察、四次给各族干部群众回信、两次致贺信,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云南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指明的方向不断迈进,持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切实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固,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全省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培育特色产业新优势,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做优做强花卉、咖啡、中药材等“1+10+3”重点产业,推动富民增收,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牢牢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个特征,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聚焦“切实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目标,持续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牢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增进民族团结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持续拓展“融”的深度、创新“融”的模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积极进展。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注重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持续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全过程,播种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增强边疆治理效能,在维护边疆稳固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实施“铸魂、堡垒、头雁、先锋、稳边”工程,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意识不断增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边疆实际、立足守边职责、服务对外开放的党建引领边疆治理新路子,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云岭大地呈现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良好局面。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昆明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