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里边疆国旗飘丨解锁“一缕阳坡”致富密码 78户村民集体按下“团结奋进键”
8月6日至7日,“千里边疆国旗飘”主题调研活动怒江州线路调研组深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走访调研当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情况。8月7日,调研组实地到泸水市六库街道阳坡村,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探寻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解锁“一缕阳坡”致富密码。
“阳坡”傈僳语为“第一缕阳光”到达的村落之意,其美名又曰“一缕阳坡”。阳坡村四周群山环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全村78户386名各民族村民在此和睦相处、共同奋斗。近年来,阳坡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项目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发掘优秀民族文化作为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创新“532”利益分配机制(50%作为合作社持续发展基金,30%作为入社农户分红,20%作为合作社员工工资),以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新动能,走出了一条“农家变民宿、山寨变景区”的农文旅融合、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富新路。
阳坡村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项目所有业态都交由村集体经济“泸水阳坡乡旅民宿乡村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管理,按照“村集体+市场主体+乡村CEO+村民自营经济体”运营模式,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土地房屋出租、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盘活闲置房屋96户以及改造公共绿化,让沉睡的资源成为发展的资本,让各民族村民成为发展的股东,共绘村庄变景区的画卷。同时,创新“532”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精准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民收入“多元化”。阳坡村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项目自2024年9月运营以来,营业额超220万元,利润114万元,其中:合作社收益57万元、入社农户分红34.2万元(各民族成员共享发展红利)、合作社员工工资22.8万元。
农文旅深度融合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阳坡村立足资源禀赋,深耕融合共生之道。依托峡谷生态,开发生物研学、登山、飞行体验、山野美食、草果品鉴五大产品;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依托“中华赛古”“亚爽朗”“益得山”抗战遗址,建设遗址步道,打造红色教育旅游线路,传承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守卫祖国的英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同时,阳坡村积极发挥民族特色优势,突出傈僳族优秀文化魅力,打造“火塘文化”体验屋,组建农民非遗表演队,展演“摆时”、迎宾曲;节庆举办“上刀山、下火海”、射弩竞赛;以“非遗+”为乡村旅游注入中华文化基因活力。建成6家特色民宿、5家农家乐、1间咖啡厅,推广手抓饭、烤鱼鸡等民族共享特色美食,实现多业态融合。
此外,引入“最美书店”先锋书店,将其打造为涵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阵地,结合自然与乡村,发挥引流文韵优势,用图书、文创、咖啡、诗会、音乐会吸引游客。
阳坡村这个曾经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小村庄,如今通过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旅游“新地标”的华丽蜕变。阳坡村的蜕变,是怒江州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阳坡村的成功密码,不仅在于解锁了“一缕阳坡”的财富,更在于铸牢了78户386名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阳坡经验”。(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文 李树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