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陇川县龙安村:同心筑梦边疆 共绘团结新篇
近年来,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带领各族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边境守护的全过程,在边境线上打造出富边、稳边、守边、幸福的民族团结示范样板。
党建领航聚合力,筑牢团结进步“主心骨”
龙安村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抓手,构建起“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体系,让86名党员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红色纽带”。通过实施人才分类储备机制,选派大学生、驻组第一书记充实队伍,显著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省、州检察院挂联帮扶期间,3名优秀干部和2名选调生驻村指导,推动“三会一课”与“火塘会”“红色观影”“10联户网格评比”深度融合。
同时,每月一次的“火塘会”上,挂钩领导、乡贤能人围炉而坐,宣讲政策、共话发展;红色电影展映活动将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送到群众身边;网格评比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各族群众共同践行文明新风。
产业赋能促发展,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龙安村打破“老三样”单一产业格局,通过“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构建起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党员带头试种砂糖橘、生姜、蚕桑等特色作物,带动全村发展2800亩甘蔗、800亩蚕桑等产业,形成“一村多品”格局。
在鲜食玉米厂项目落地过程中,党员干部用“板凳会”“夜话会”倾听群众诉求,实现1000亩土地流转“零纠纷”。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陇川爱尚旅游等多家企业入驻,欢乐水世界开业迎客、土砖文化驿栈即将落成,累计带动2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
边境旅游的火热发展,不仅让村民端稳“致富碗”,更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课堂。
生态宜居焕新颜,共筑和谐美丽“幸福家”
龙安村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将生态保护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通过制定《龙安示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发动各族群众参与“四微五化”工程,建成微庭院、微菜园50余个,打造“步步见绿、户户有景”的边境村寨。
同时,将生态保护写入村规民约,林长、河长制责任到人,各族群众携手守护青山绿水。每月1日、15日的环境卫生整治日,“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热情。
固边守土担使命,织密边境治理“安全网”
在祖国西南边陲,龙安村各族群众将“国土在我脚下,责任在我心中”融入血脉。
通过创新“三级包保”“双向挂联”机制,组建“龙安义警”、禁毒联防队等群防力量,实现“放牛也在放哨,种田也在站岗”。
依托边境守望亭、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将守边固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
龙安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称号,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边疆实践。
从基层党建到产业振兴,从生态宜居到边境稳固,龙安村的每一步发展都镌刻着民族团结的印记。(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通讯员 高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