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理论评论 >> 正文
绘本创编 讲好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6:28:48  来源: “今日民族”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绘本创编 讲好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的实践研究

近年来,云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的基础上,立足云南实际与特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新时代,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是云南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题中之义和现实所需。

一、云南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重大意义

(一)民族团结进步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云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意义重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云南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蓝图。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云南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团结进步是云南多民族聚居现状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我国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已然成为共识,这也说明做好民族工作对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搞好民族工作的核心是凝聚人心、维护团结统一和促进共同发展进步,所以云南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更是要求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作表率、见成效、有示范,将其作为云南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化解民族矛盾、融洽民族关系和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必然要求。

(三)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基础

云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爨文化、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大理南诏德化碑、丽江团结亭和锦旗碑,云南很多“一家人”的故事,例如通海纳古镇、巍山西莲花村、永仁诸葛营村、洱源郑家庄等地;云南有历史沉淀下来的红色资源,例如《告滇西少数民族同胞书》、西南联大、滇西抗战、威信扎西会议、玉溪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云南还有各民族优秀的儿女,例如澜沧老达保村民李娜倮、时代楷模张桂梅等。这些都成为讲好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的独特资源优势。

二、绘本创编讲好云南民族团结故事

用原创绘本讲述云南民族团结故事需确立清晰的叙事逻辑,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历史连续性与现实必然性的辩证逻辑,要将历史经验、文化传统与当代实践融入发展故事,展现传统价值与现代要求结合的整体文明转变。故事应涵盖历史和现实中的民族团结故事。挑选故事的时候要精心选择内容并进行深入解读与挖掘,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叙事体系。这些叙事层次相互渗透,宏观叙事关注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中观叙事聚焦地区发展和行业创新,而微观叙事则讲述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个体故事。

(一)讲好历史中的民族团结故事

历史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其强大的叙事性,也正是在叙事的基础上实现了其经验总结、辨别是非、宣扬教化等功能。从历史的角度讲故事就是充分展示其叙事功能的一种应用,在这一叙事过程中以一种历史文化的角度实现了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系列绘本精选了云南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素材进行创作,包括古代的古滇青铜文明《古滇人的一天》和大理南诏国历史《南诏奉圣乐》,以及近代西南联大的《湘黔滇旅行团》。

(二)讲好现实生活中的民族团结故事

立足于云南的现实背景,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齐心协力、稳步前行,加速推进云南现代化建设。讲好现实中的民族团结故事,更容易让受众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阿佤人民唱新歌》描绘的是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人民在党的引领下迈向幸福生活的故事为蓝本创作民歌的故事。《两只小孔雀》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和父母的叙述口吻向孩子们讲述西双版纳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变化的故事。《巍山娃娃爱下棋》选定大理巍山南诏镇幼儿园的象棋活动为蓝本进行创作,巍山作为南诏古都和云南省的象棋之乡,其象棋文化源远流长,棋盘内外都是各民族间友爱团结的文化交融。《一家人、过日子、庆佳节》通过描述德宏州芒市杨国新老人家多民族一家亲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与包容。《侨香园》描绘了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华侨农场的故事,这些遍布云南各地的人和事都生动地反映了云南各地区民族团结的和谐景象。

三、用绘本助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将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作为大中小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

为深化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部牵头先后出台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具体提出了各学段的教育内容。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内容反映的就是历史和现实中云南各民族血脉相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故事,可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帮助各学段学子了解中华大地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懂得各民族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初步树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

(二)利用全民阅读契机,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开展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阅读活动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阅读内容引领、组织开展重点阅读活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等”。以此为契机,可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开展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阅读活动,邀请广大群众共同参与。

(三) 利用新媒体传播推广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扩大其影响力

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类网络平台发展欣欣向荣,网络背后的融媒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涵盖影音、动画、互动式参与等多种形式,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纸质媒介阅读,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被挖掘,越来越多的需求等待被满足,传媒生态与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0月23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因此,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号等方式对云南民族团结故事绘本进行推广和宣传。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