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屏边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聚焦民族团结进步,通过文化共融、发展共进、治理共筑、精神共聚等多举措,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团结发展工作。
屏边县居住着苗、汉、彝、壮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9.04%。该县以文化认同密织精神纽带,让民族团结之树根脉相连。苗族的芦笙舞与汉族的山歌同台共鸣,彝族的火把节与壮族的花米饭节交织成趣;滴水苗城、苗迪篝火晚会、竹竿迎宾舞等成为各民族情感交融的载体。通过非遗传承、“双语”教育、节庆共享,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屏边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依托“林、果、药、水、旅、石”资源,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延伸打破群山屏障;荔枝、猕猴桃、阳荷等特色产业串联增收纽带;沪滇协作、对口支援的普惠政策在医疗、教育、就业领域落地,让发展成果可感可及。在共同富裕征程上,各民族均未缺席。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共同体意识植入社会治理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乡(镇)干部、民族代表、乡土能人组成的民族团结工作队,践行“一线工作法”,用苗汉“双语”宣讲政策,以“枫桥经验”化解矛盾,推动“有事好商量”成为治理常态。边疆党建长廊与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双推进,构筑起西南边疆安全屏障。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屏小榴”青少年宣讲、“希望杯”书法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崇德向善力量。各族儿女共护国土、共守边疆的实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孩子们心中的团结种子,正开花结果。
通过“幸福花开”“石榴红”等工程,屏边县从文化共赏到产业共兴,从矛盾共解到民生共享,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通讯员 黄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