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临沧:以培训推动旅游促“三交”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17:53:51  来源: “云南民族时报”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临沧:以培训推动旅游促“三交”走深走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精神,实现以旅游为载体推动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8月25日至28日,临沧市民族宗教委、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2025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讲解员培训班。

强化行业主导,凝聚旅游促“三交”重要共识

临沧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高起点谋划旅游发展定位。立足临沧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建设中国·临沧“黄金十字旅游带”为引领,以“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大生态、大景区、大品牌、大产业、大市场、大消费、大服务、大集散、大配套”为发展模式,将临沧打造为云南新兴旅游目的地。2025年,全市实施旅游促“三交”项目2个,通过项目化推动工作,促进旅游供给提质升级、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供更高品质旅游体验、全力构建旅游发展良好生态、推动旅游发展行稳致远等六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使各族群众在旅游中不断增进自豪感和归属感。

高站位构建旅游发展格局。制定发布“温度临沧—民族共发展之旅”“花园临翔—民族和谐共荣之旅”“赓续文脉—徐霞客寻踪之旅”等9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条,组织开展旅游促“三交”讲解员培训班2期、134人参加培训,开展价值引领、骨干培训、讲解内容完善、展陈提升、特色资源开发、试点示范6项行动,逐步将广大旅游从业人员、景区讲解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解说员培养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白人”和“宣传员”,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带头人”和“示范者”。

强化社会参与,构建旅游促“三交”发展格局

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旅游解说实操运用、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等课程培训,推动旅游行业领域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空间。

高标准培育旅游企业。将培育旅游企业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围绕全省“3815”战略和“三大经济”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临沧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文件,整合公共资源支持旅游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诚信合作支持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强化政策宣传呵护企业依法依规依纪健康发展,维护好旅游企业和游客正当的共同利益。

高品质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中国临沧·孟定国门黄金十字旅游交汇中心,印太两洋陆路新通道东西跨境旅游带、中缅南北跨境旅游带、五彩澜沧江休闲文化旅游带,以乡村文旅为主的中部“和美乡村”、以边境风光为特色的南部“边境风情”、以特色养生体验为主的北部“茶马文化”的三大文旅聚集区和临翔“旅居小城”、云县“休闲康养”、凤庆“茶马文化”、永德“果林飘香”、镇康“边境风情”、耿马“黄金口岸”、沧源“民族情韵”、双江“茶旅名县”的八大文旅主题区,构建临沧“一心三带·三片八区”黄金十字旅游总体发展格局,使临沧进一步成为旅居客“诗和远方”的交融之地。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989.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6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7.87%。其中,省外旅居游客达5.22万人次,增长14.6%,旅居吸引力显著增强。

强化示范带动,引领旅游促“三交”工作拓点扩面

邀请云南民族博物馆、省导游协会、市委党校等专家、教授对参训学员进行专业辅导,通过进入社区、景区现场教学等方式,促进培训教学学用结合、听观相融、训效转化。

高要求形塑旅游品牌“IP”。以多轮驱动夯实旅游发展根基,聚焦茶旅、文旅、体旅、康旅、边旅融合,50个旅居重点村和15个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成功打造了耿马自治县孟定南汀画院国门艺术村、博尚碗窑陶艺文化村、凤庆鲁史浴龙岛路亚垂钓基地、沧源佤山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特色示范点。“茶脉传承、原生文化、四季胜景、边关探秘、全维康养”5条精品线路,串联起临沧的风景线,大幅提升入临游质感。积极“走出去”,成功引进“熊猫专列”7趟,吸引3500余名银发游客,活动获央视报道。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等8个项目入选省级“旅居云南”典型案例。

高品质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立足临沧资源优势,组建专业化高素质文旅宣传“官”,以文化浸润为旅居生活赋能添彩,新创文艺精品24个,重点打造佤族音乐剧《西代勐·共产党》《族音·司岗里》,计划近期公演。试点建设“城市书房”“乡愁书院”,建成首批5个“旅居图书馆”,上架图书2700余册。国门文化中心等新地标顺势而起,双江景亢村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点。成功承办华侨华人联谊会、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2个剧目参加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1个舞蹈节目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化大篷车”惠民演出233场,向世界展现临沧魅力,激发旅居临沧活力,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释放文化最深层动力。

来源:临沧市民族宗教委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