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古老傣装“潮”前冲 “指尖经济”绽放富民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18:06:53  来源: “云南民族时报”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古老傣装“潮”前冲 “指尖经济”绽放富民花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傣族姑娘依应香的“傣霓裳”傣族服装工作室内回荡着电动缝纫机均匀而轻快的“哒哒哒”声,布料在师傅灵巧的手中翻动着,打板、裁剪、缝合、熨烫……一件精美的傣装上衣便制作完成,这个创立于2020年3月份的傣族服装工作室,目前每月生产服饰超万套,产品热销全国甚至海外,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出生于勐腊县勐捧镇曼沙告村的依应香自幼浸润傣族文化,受到母亲手工傣装技艺的熏陶,对民族服饰美学充满热爱。还在上大学时,依应香就敏锐地捕捉到线上机遇,通过视频形式将银饰錾刻、织锦挑花等非遗工艺展示在短视频平台,既为母亲傣族服饰生意增收,也积累了线上运营经验,为后续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依应香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深耕民族服饰事业,她系统地学习了母亲的制衣技艺,2020年3月创立傣族服饰工作室,5月推出了“傣霓裳”品牌,依托着互联网平台,依应香拍摄的首支宣传片便带动同款服饰销量破千套,为她的傣装事业开了个好头。

“我做傣装保留了手工刺绣、天然草木染等核心技艺,同时引入立体剪裁、渐变扎染工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傣装变得更加日常时尚。”依应香介绍说,她这种“老手艺+新审美”的坚持在拓宽傣族服装市场边界和传承民族文化上收获颇多。

在202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泼水节”前夕,依应香的傣族服饰工作室订单暴增,原有的生产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依应香再次向勐腊县人社部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借助政策资金支持启动工作室扩建。随后,“设计-生产-展销”全链条模式被构建起来,还打造起超1000人代理商销售网络,月产服饰超万套,产品不仅热销全国,更销往8个国家。

与此同时,依应香以工作室为平台吸纳30余名村寨妇女就业,将她们的“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目前,就业妇女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首席技师最高月收入超2万元,真正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端稳金饭碗”。

凭借在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依应香先后获评西双版纳州“雨林青年创业先锋”、勐腊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等荣誉,2024年更作为中老铁路青年交流代表,带着傣族传统傣绣纹样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傣族文化跨境传播。2025年,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市场化运营能力,她主动参加勐腊县“乡村CEO能力提升示范班”,赴浙江开展电商运营与品牌管理实训,为“傣霓裳”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充电。

此外,依应香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将“傣霓裳”打造为“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和“致富带头人教学点”,三年间带动30余名年轻创客成长,吸引大批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傣霓裳”正推进非遗服饰展点、非遗研学基地建设,创新探索“非遗+文旅+网红经济”模式,打造服饰换装体验馆、开展IP化运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林丽华 邓雨薇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