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
天地浩气,岁序昭昭。
80年,血火未冷,那段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依旧震撼人心。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动员、组织、依靠各族儿女,以血肉之躯共筑新的长城,中华民族于焦土之上浴火重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听!滚滚黄河咆哮着中华民族不屈的魂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看!巍巍昆仑托举起伟大复兴的朝阳: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昂首向前,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自在到自觉
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生,还是死?存,或者亡?!空前危机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前觉醒。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100余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沉痛发问——一个“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的古老民族,一个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占据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度,为何今日“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840年,伶仃洋上,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自此一步步进逼,中华儿女共同家园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陷入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一座“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历史永远定格在这一页: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0万同胞沦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
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在跌入苦难深渊的同时,也开始了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不懈抗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幅镜框里,1932年4月21日出版的《红色中华》报已经发黄,但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的《对日战争宣言》永远醒目——
“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发出的呐喊!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就通过电波,激荡着亿万国人的心:“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砥柱中流起,千秋障颓波。家国沦陷时,中国共产党这个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使命的政党,率先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核心。
重视人民群众力量,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高擎全面抗战路线的火炬;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抗战,《论持久战》擘画持久抗战的方针;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坚强共同体……
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四万万中华同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才能在绝境中开辟生路,最终走向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未来。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以“中华民族”为题开篇,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1939年底,八路军政治部编辑出版了《抗日战士政治课本》,其中写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组成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1940年2月,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确定了14个常用的宣传口号,其中最后一个就是:“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共同体意识,在浴血奋战中前所未有地迸发——
新疆回族代表尧乐在接待世界学联代表团时慷慨陈词:“中华民族确是整个的”,日本帝国主义使用“挑拨离间”的伎俩,“冀图分化中国各民族之团结,使边疆人民与中央分离”的阴谋必然失败。
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的同胞组成“蒙藏回族联合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发布《告全国同胞书》和《告前方将士书》,写道“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致的,无论什么敌人也分化不了的”。
云南彝族女杰高玉柱在《动员夷苗民族与抗战前途》一文中写道:“参加抗战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权利,争取大中华民族的自由与解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共同抗争
砥柱中流,共筑长城。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各族儿女并肩御侮,共同的血火淬炼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加速凝聚。
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序厅,一座大型铸铜浮雕气势恢宏,它生动展示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引领各族同胞并肩御侮、共筑长城的壮丽诗篇。这组雕塑名为“铜墙铁壁”,又叫“血肉长城”,寓意着国歌中的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抗争。
1935年,在国内军阀割据、内战频仍的分裂时局下,中国共产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和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高呼“大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万岁!”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陷入深重危机的中华民族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奇迹般地将当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暗弱中国,凝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血肉长城,彻底扭转了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对比,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
中国人民抟成一体,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奋勇前进,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彰显出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等一批抗日英烈和“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山西阳泉狮脑山的主峰上,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刺刀直插云霄。在全民族抗战的关键时刻,百团大战犹如“暴烈的霹雳”,沉重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全民族抗战信心。
白山黑水间,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陆续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同志,组织各族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树立起中华民族不朽的血色丰碑。
在内蒙古大青山,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蒙汉群众听说八路军需要马匹打鬼子,很多青年骑马来参军。大青山骑兵支队驰骋在草原间,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
在华北平原,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经历870余次战斗,令日寇闻风丧胆,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雪域高原上,青海各学校组建起“青海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临终前依然不忘团结抗日,他命人起草的《告西陲民众书》写道:“大家要认清,这回是我们中华民族与日本大和民族争生存的战争”,号召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抗战。
在天山南北,新疆400万各族群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各种方式支援前线,在“一县一机”运动中,一年时间全疆捐献飞机144架,战斗在祖国的长空。新疆各族人民还架桥修路,运输盟国援华物资,并以大量农、牧、矿产品换回抗战急需的武器弹药,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后援……
华北平原上,一个庄户人家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引领下,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共赴国难、并肩御侮。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一起,心聚在一起,一个统一的、团结的、稳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加速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战火烈焰中不断升华。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从延安窑洞中诞生,迅即唱响全国。它的诗句和旋律雄浑激昂,喷涌出万众一心不可战胜的力量,更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全国范围内传递出“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身份的时代强音和民族自豪感,吹响了夺取全民族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号角。
伟大胜利
江山如画,日月重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姿态走向复兴打下了基础,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14个字,力透纸背,让亿万中华儿女热泪满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14载风雨如磐,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终于迎来胜利时刻。
这一伟大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更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
延安各界2万多人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欢呼声此起彼伏,大街小巷贴满庆祝胜利的标语、挂起大红灯笼,胜利的喜悦让延河水为之沸腾。
《解放日报》发表艾青、萧三、萧军等讴歌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诗篇,并发表题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百年屈辱一朝洗刷。以尊严与光荣,以自信与自豪,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这一伟大胜利,对争取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遭受侵略最早,抵抗侵略时间最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美国进行了4年,英国进行了6年,中国则战斗了14年;作为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战区不仅牵制了日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海外兵力,毙伤俘日军150多万人,更打乱了日本侵略者北进和南进的部署。
中华儿女历经艰难,始终高举反法西斯战争旗帜,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正如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
这一伟大胜利,对谋求国家独立意义重大——
它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彻底溃败,有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彻底解除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打破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困境,捍卫了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为中华民族存续与发展筑牢根基。
它推动了1840年以来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中国收回被侵占的核心主权,摆脱半殖民地属性,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国际事务,重塑了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
这一伟大胜利,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意义重大——
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韧性和文化韧性,昭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全体中华儿女在抗战淬炼中,真正凝聚成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升华。
这个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开辟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血泪浸染的历史册页,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走向复兴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照亮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之路。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在这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书写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历史昭示未来。
一个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强起来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巍巍神州,红旗漫卷。从白手起家建设新中国到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从一穷二白研制“两弹一星”到“神舟”巡天“蛟龙”入海……8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建设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铭记历史,守护共有家园——
山东台儿庄古城,运河边红灯白墙黛瓦,画舫载着游客穿过月河桥,水波荡漾。古城西北角的战史陈列馆里,弹痕累累的清真寺墙体,仍保持着1938年的原貌。“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为抗击日军,台儿庄大战中,这座千年古城90%以上的建筑被摧毁。如今的台儿庄历经重建,每年接待超800万游客,先烈以生命守护的家园,正在以最鲜活的姿态绽放。
云南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里,战士们使用过的手枪、步枪仍泛着冷光,133米长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着10万多名参加滇西抗战的中国将士名单。今天,中缅国际大通道上的集装箱卡车,正将腾冲的翡翠、红茶运往东南亚,2024年猴桥口岸边民互市进出口货物量达88.7万吨……
团结奋进,开创新的辉煌——
北京卢沟桥畔,晨练的人沿着石板路散步,桥面的石狮子在旭日下泛着温润光泽。向南500米,京港澳高速上车流涌动——这片见证七七事变的土地,如今日均通行超5万辆车,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要冲。卢沟晓月未变,只是桥下流淌的,不再是民族危亡之血泪,而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活力脉动。
吉林靖宇县,山下的蓝莓种植基地,农户正忙着采摘果实。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碑前,总有人敬献小白花。这片曾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红色基因铸魂、绿色产业赋能,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续写英雄的故事。“将军牺牲前说,‘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烈士陵园志愿者张琦说,“我们可以告诉他:因为有你们,中国在,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薪火相传,赓续红色血脉——
吉林延吉,抗日名将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翻着手中的小册子,看自己联系的100多位“三无”老人,近期谁该理发了,需要买什么药……这位英雄后人创立“四叶草老年义工服务队”,后来又把范围扩展到留守儿童和革命老兵,讲述抗联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杨丽珍说:“舅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后代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必将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回望来路,以史为鉴;迈向复兴,步履铿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月3日,我们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硝烟已散,精神不朽。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因融入血脉,激荡在每个人的胸膛,化作无坚不摧的意志,共同书写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更加恢弘壮丽的盛世华章!(中国民族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