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云南弥勒:以“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09:10:25  来源: 云南红河发布

  原标题:弥勒:以“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红河州弥勒市有常住人口53.39万人,居住着彝族、傣族苗族、壮族等世居民族。近年来,弥勒市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以“体育城”建设为抓手,探索和践行“1234”工作法,走出了一条“体育搭台、文化铸魂群众参与、融合发展”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

弥勒市举办阿细跳月民族节

  坚持“一条主线” 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游客和当地彝族群众参加充满原始激情与浪漫的星空篝火晚会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弥勒市将各民族共建共享的“体育城”建设纳入弥勒市委“1377”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这一核心要素的标识引领及凝聚驱动作用,将“阿细跳月”“彝族火把节”等传统民族节庆元素深度广泛融入“体育城”建设,推动形成各民族群众共建共享的体育促“三交(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格局,群众参与度不断提升,“五个认同”持续深化,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共识更加坚定,民族团结、精神相依、人心归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坚持“两化同步” 夯实体育促交“硬支撑”

弥勒市举办彝族摔跤比赛

  弥勒市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持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和镇村体育设施标配化水平。大力招引体育产业项目落地,与中体集团、云南省体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高空跳伞基地、云南省科技体育飞行运动基地。东风韵国际网球小镇签约落地,西三甘思咪哚民族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太平湖汽车拉力赛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彝族阿细祭火节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族项目,阿细跳月节、彝族摔跤节连续3年获评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体育促“三交”支撑载体逐步构建成形。

  坚持“三线联动” 搭建交往交流“连心桥”

弥勒市举办斗牛比赛

  弥勒市将“阿细跳月”、彝族摔跤、斗牛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赛事活动,打造3条户外运动线路,串联起各民族交往交流“连心桥”。培育出云南省青少年“奔跑吧•少年”摔跤锦标赛、“甘思咪哚”民族传统体育联赛、弥勒半程马拉松、“乡村振兴杯”篮球联赛等一批民族元素浓郁的地域品牌赛事,弥勒四中体育节“硬核”彝族祭火表演引爆全网,组建全省第一支中学生毽球队并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展现出旺盛活力。

  坚持“四维交融” 拓展融合发展“新路径”

弥勒市举办“乡村振兴杯”篮球联赛

  弥勒市聚焦各民族“有形交往、有感交流、有效交融、有机互嵌”四个维度,深入实施“体育+”战略,将阿细跳月、斗牛、摔跤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度嵌入旅游旅居、餐饮消费等业态场景。弥勒市被列为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云南省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云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云南省体育旅游目的地。

弥勒市举办半程马拉松比赛

  2024年以来,弥勒市共举办各类活动赛事100余场次,带动一批民族元素浓郁的新型乡村旅居、创作研学等业态不断涌现,半小时体旅融合消费环“长尾效应”充分释放,还不断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拓展品牌赛事体系,丰富“体育+”业态场景,全力做好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