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国内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7:50:09  来源: “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国内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近日,国内首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大学语文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材:大学语文》正式出版。这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新疆大学刘正江教授联合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仅是语文学科与“铸牢”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更成为高校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重要抓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阵地,是开展“铸牢”教育的关键场域。

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文化建设,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育人,高校肩负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重要使命,其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教学、社会实践等各环节,但聚焦这一主题的语文类核心教材仍属空白。此次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的推出,正是高校补齐教学载体短板、强化主阵地功能的重要突破。

据记者了解,该教材编写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政素养,为内容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主编郑国民教授长期深耕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有着深刻把握;主编刘正江教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参与编写的编者均为民族地区院校文学院院长或中文系主任,既精通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又具备丰富的“铸牢”教育实践经验。

教材编写始终紧扣高校育人目标,确立了“思政语文融合化、理论阐释生活化”、“能力培养专业化、题型训练实战化”、“课堂互动场景化、学习重点任务化”三大原则。教材在夯实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更注重以文载道——通过文本研读,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多元一体”的历史基因与精神内核,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翻开教材,16个单元的内容架构全面呼应“铸牢”主题,覆盖疆域开拓、共御外侮、国家治理、服饰饮食、艺术科技等多个维度,构建起立体的共同体认知体系。选文既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又凸显“多元交融”的特色:既有《孟子・梁惠王下》《史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选文,也有梁启超《爱国歌》、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彰显民族精神的近代名篇,还收录了刘亮程《当你站在新疆看中国》、欧阳黔森《天堑变通途》等反映当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发展成果的作品,从历史到现实,多视角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脉络与发展逻辑。

值得关注的是,教材体例设计充分体现“高校教学引导性”:每个单元开篇均节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并提炼主旨,为教学锚定政治方向;每篇课文设置“任务探究”“拓展思考”等互动栏目,以任务驱动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文本中的共同体内涵;课后活动则兼顾“文本理解”与“现实观照”,既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又推动学生思考共同体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此外,教材还配套了课件、音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为高校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便利。

“这部教材填补了高校‘铸牢’主题语文教材的空白,为我们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精准载体。”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金蕊说。据悉,今年秋季学期新疆大学、河西学院等民族地区高校已率先启用这一教材。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郝运作为教材策划人表示,这部教材凝聚了诸多专家、学者、编辑的心血,是“铸牢”理论通过出版物在教学领域的一次实践创新。

北师大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李帆教授认为,教材的出版,不仅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与“铸牢”教育深度融合,更能助力高校进一步强化主阵地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