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武定县金沙社区:互嵌共融绘就“和美社区”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5:51:18  来源: 民族时报

原标题:武定县金沙社区:互嵌共融绘就“和美社区”新图景

各族群众共庆泼水节。武定融媒 供图

在武定县狮山镇,有一个承载着14个民族3129名移民群众希望的“新家”——金沙社区。

作为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移民集中安置点,自2020年成立以来,金沙社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堡垒、重教育、建机制、兴产业、优服务,构建起各民族互嵌共融的社会结构,让不同民族群众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携手绘就移民搬迁“和美社区”新图景。

“群众在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搬迁之初,武定县第一时间组建金沙社区党组织,选拔懂民族工作、善团结群众的干部担任社区书记,并构建“党总支为统领、党支部为核心、村小组为主体、就业培训为保障”的“四为”管理服务体系,提供户籍、就业、维权等“一站式”精细化服务。

一直以来,党员干部更是主动靠前,通过“一对一结对”“保姆式服务”,帮群众解决建房、搬迁难题,宣讲政策、申请补助;驻地单位党组织与社区联动,每周三组织党员下沉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活动。每月一次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让党员走进居民小组排查需求,把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

走进金沙社区,民族团结文化走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栏、“红延街”主题广场相映成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扑面而来。

社区不仅打造物理空间的文化阵地,更用活文化载体:3支文艺队常态化开展展演,讲移民搬迁的变迁、民族团结的故事;“民族工作宣讲进万家”工程结合“三会一课”,把党的民族政策等送到群众身边;“比团结合作、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的“三比三争”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日常;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校园爱国主义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火把节、泼水节等民族节庆更是成为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的欢乐舞台,大家在文化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

“百亩花海太漂亮了,我们一家人特意来打卡!”每到花季,金沙社区的格桑花、向日葵、万寿菊次第绽放,吸引周边群众和游客前来,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网红地”。社区还依托狮子山旅游资源,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让游客在体验民族风情中加深理解、包容互鉴。

作为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基地,社区联动富民县、禄劝县开展跨区域交流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互动中结下友谊;“一年一花”的景观打造、民族节庆的品质化举办,不仅擦亮了社区名片,更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理念变成生动实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这是金沙社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

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移民合作社,以“社区+企业+合作社+居民户”模式,盘活1190亩土地建成鲜切花种植基地,每天带动2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000余元。15户社员承租大棚种植鲜花,实现“土地有收益、在家能就业”。

为提升群众技能,社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输送合格从业者;举办招聘会,输出劳动力300余人次,1617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手工作坊与企业合作开展核桃、辣椒初加工,日均提供200余个岗位……产业发展的“引擎”,让各族群众在经济互嵌中共享成果,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矛盾调解、维权帮扶、爱心救助……社区党员干部与志愿者通力合作,为遭受意外的群众送温暖;农民工服务站、职工书屋成为务工人员的“港湾”。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更引导各族群众学榜样、比先进。

同时,社区实施的“五小工程”(小食堂、小药箱、小家政、小热线、小代办),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室等设施配套齐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社区处处透着“入住充分、生活便利、邻里和睦”的温馨。

如今的金沙社区,不同民族群众“共居一个院、共饮一井水、共干一份活、共过一个节”,在互嵌中融合,在融合中共进,一幅“和美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画卷正越绘越精彩。(记者 陈明海 李娅婕)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