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半月谈》聚焦楚雄彝绣!村T走出国际范儿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7:28:10  来源: 半月谈

原标题:《半月谈》聚焦楚雄彝绣!村T走出国际范儿

9月8日,北京798·751园区“第一车间”场馆内,以“千年村T 楚雄彝绣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彝族服装秀活动拉开序幕。这场视觉盛宴,将千年彝绣的匠心与现代设计美学完美融合,生动诠释楚雄彝族自治州守护民族文化、推动东方美学走向世界的初心。

古老村T:从田间舞台迈向时尚殿堂

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楚雄彝绣,是彝族人民指尖流淌的非遗项目,以浓烈的色彩碰撞、丰富的纹样图案闻名于世。在楚雄州永仁县,直苴赛装节是刻在彝族人基因里的“时尚盛会”,至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每到这一天,彝族姑娘们就会穿上亲手缝制的衣物赴会赛装,她们比的是刺绣技艺,藏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时至今日,村T仍延续“以田间为舞台、以山歌为伴奏”的原生展演形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023年,首届楚雄时装周成功举办,吸引来自7个国家、国内6个省区及云南16个州市的24支代表队参加,1100余套服装服饰在舞台上争奇斗艳。

当楚雄时装周遇上中国国际时装周,首度合作于今年开启。在“第一车间”举行的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两大核心环节:静态展陈,集中展示彝绣服饰与文创产品;动态走秀,邀请绣娘登台,亮出亲手制作的彝绣华服,并由专业模特穿戴展示。

创新设计:让民族元素融入国际潮流

活动现场,模特们踩着精准的节奏次第登场,身着彝绣服装风格各异,却同样惊艳:一袭红色长衣,马樱花层层绽放,轻展双臂,似在拥抱彩蝶;蓝色短袖,图案淡雅,优雅前行,百褶裙摇曳生姿……

模特高丽雯刚走下T台,一身淡蓝色连衣裙还未换下,银白色的彝绣花饰点缀其间。谈及对新装的感受,高丽雯用“大气”一词概括:“这套服饰虽然只有部分民族元素,但正是这些元素,让整个服饰既现代又传统。”

这正是设计师们改进民族服饰的重要努力方向。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告诉半月谈记者:“民族服装要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不能墨守成规,要把独特风格的元素融合进流行服装,用新材料、新设计打动消费者。”

这样的理念,让楚雄彝绣屡屡叩开国际市场大门。2024年9月,楚雄彝族服饰非遗时装展在法国巴黎举行。浪漫之都的秀场不缺星光,但当楚雄彝绣的身影登上T台时,异国时尚圈仍惊艳于来自东方的别样审美。近年来,楚雄彝绣连续亮相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国际顶级舞台。

“看着自己制作的服装走上国际大舞台,我真的很开心。”彝族绣娘普虹霞自豪地说。

指尖产业:绣出幸福生活新图景

彝绣能从手艺蝶变成产业,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据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介绍,楚雄州近年推出“彝绣贷”“彝绣保”“彝绣邮”“彝绣标”等11项举措,累计为彝绣经营主体提供优惠贷款4.29亿元,降低物流成本近40%。

传承千年的指尖技艺,一针一线“绣”出亿元产业。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突破11.3亿元,今年上半年总产值突破7亿元,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华丽转身。

云南省负责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人员表示,2024年,楚雄6万绣娘人均年增收3840元,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的美好愿景,相关产业还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

云想衣裳,顾盼生姿。这份来自东方的非遗之美,将持续绽放文化自信。(记者 宋荣俊)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