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芒市边境村敞开了发展之门
杨家场村是芒市勐戛镇唯一的抵边行政村,走进村民小组长余林富家,五六头小黄牛在咀嚼着青草,这是余林富家增收致富的来源之一。
“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的,现在太阳能路灯照得村子透亮,道路还装了防护栏。”余林富说,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杨家场村全村仅688人,这个多民族共居村寨,山地占据了90.4%的辖区面积,人均高标准耕地稀缺,使得短期增收产业曾是发展的瓶颈。后来,在勐戛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村委会及时调整产业方向,从桑蚕养殖转向百香果、坚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百香果种植在芒市并不少见,但杨家场村因为海拔相对高、气候凉,这里的百香果果子大、病少、慢熟,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目前,全村种植百香果达1400多亩,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
2016年,杨家场村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从2019年开始,村集体经济均保持在5万元以上并实现“三连增”,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
对于杨家场村的变化,杨家场村党总支书记余早珍心里有一本账,她说:“大家的生活幸福与否,村庄变没变美,村民们说了算。”
如今的杨家场村,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投入,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驻村工作队配合驻村干部外修环境,打造出杨家场的“外在美”。而“内在美”则体现在村民的素质提高上,整个村和谐有序,大家都在携手铺设着幸福路。
“现在我们村种植百香果有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来指导,养殖业也有专家指导帮扶,这样的保障,日子想不过好都难。”余林富指着院里停着的两辆摩托车说,以前干活得背着沉重的农具,走到地边还得先歇口气,现在一家人骑车去,再也不用靠脚丈量山道了。
“现在快递都进我们村了”“老人们都知道通过直播了解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在勐戛镇纪委的推动下,杨家场村‘党总支+驻村工作队+党支部’合力梳理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通过走访、召开群众会等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共同推进边境幸福村建设”……正如余早珍所言,这变美的村庄,村民最有发言权。
当下,又到了杨家场丰收的季节了,这里,也正在敞开发展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