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重走联大路 续写强国梦丨从互市贸易到跨境电商 “一来一往”走出河口边民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8:48:00  来源: 云南网

  咖啡落地加工厂流水线旁,一摞摞越南咖啡生豆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等待着被分拣、烘焙、包装,销往全中国。这些咖啡豆从口岸通关,来到北山冷链物流园区的咖啡落地加工厂,距离只有几百米,车程不到五分钟,却完成了边民互市贸易的全流程;而在3公里外的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跨境直播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越南人线上下单的中国货品,可快速通关运往越南海外备货仓,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河口,位于云南省东南的中越边境线上,与越南老街省隔红河相望。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河口自古便是中越及东南亚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滇越铁路穿境而过。如今,红河两岸中越商品的高效来往,正是河口县边境贸易经济建设的成果,也是河口边民的“财富密码”。

  越南产品“丝滑入境”

  “五协榴莲合作社,榴莲库存100吨,单价31元。”“CRAGTS天龙有限公司,红毛丹库存100吨,单价35元。”河口边民互市二级市场综合服务大厅有两个屏幕,一个不断轮播着越南农产品的实时报价,另一个则显示国内企业对这些农产品的收购需求:“需求白心火龙果50吨。”

边民互市二级市场综合服务大厅服务窗口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一级市场”推行电子交易+跨境结算业务改革,是以边民为基础成立互助组,中方边民与外籍商铺自行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交易、银行跨境结算。“二级市场”推行互联网+边贸市场模式,互市通关商品在物流中心通过交易平台系统实现电子交易、开票、征税后进入流通和加工环节。边民可以享受国家边民互市贸易税收优惠政策,拥有每人每日8000元的免税进口额度,边民互市贸易以“真边民、真交易、真结算、真完税”为核心,构建一、二级市场相衔接的互市贸易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和转型升级,使国家政策真正惠及边民。

  河口边民通常以边民互助组的形式从越南批量收购农产品,拼车通关后,出售给中国的企业。曾任边民互助组组长的李玉龙向记者介绍了边民“拼车”的全流程:村(社区)通过党组织引领,经边民委托,帮边民找货源、谈采购、组拼车、办申报,边民将采购的商品上架二级市场销售,边民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参与互市贸易。”

  他用一车商品举例,“10个边民将各自采购的商品共同使用一辆车运输入境,并向海关进行申报,就是‘拼’车”。

  一位边民“拼”一次车,收入在45-75元左右。边民在采购商品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货物的入境申报、通关等工作,全程都可以通过“边互通”app线上操作完成。边民熊阿姨展示了她的“边互通”界面,申报商品、通关状态、收入结算信息一目了然。

  熊阿姨回忆过去边民排长队办理通关手续的情形:“又热又要跑,有时候排队等三四个小时。线上操作大大简化了相关手续,通过人脸识别就能验证边民身份。

  采购、储藏、加工“一站式”服务

  河口边民互市的“销冠”是咖啡豆、鲜椰子、鲜榴莲等农产品,而它们的旅程并未止步于入境。接下来,它们将被销售到下游中国企业的手中,加工成咖啡粉、椰子冻、冷冻榴莲等食品。

  边民与下游企业需求的对接,依靠的是河口农垦建设投资集团下属子公司河口口岸运营公司的全程服务。除了为企业和边民双方提供商品实时供需信息,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及相关政策为边民和企业提供指导,促成企业与边民互助组的合作。

  企业采购农产品后,储藏和加工也可以在河口就地解决。在新落成的北山冷链物流园区,冷库和落地加工生产线已经完工,通关后的越南农产品将立刻进入冷库储藏,等待进入生产线或销往外地。农垦建投集团投资发展部工作人员指出冷链物流是河口边境贸易的“刚需”。“河口特别热,进口的又是热带水果,急缺这种冷库。我们的项目建设标准也比较高,冷库采用全自动温控系统,配套立体货架,可以满足大规模速冻产品的长期存储需求。”

河口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园内的咖啡落地加工厂

  随着工作人员操纵按钮,厚达20公分的冷库大门徐徐打开。一间冷库的库容面积约460平方米,目前园区内已建有5个冷冻库和1个冷藏库。就在冷库功能区楼上,是农垦建投集团和哈威供应链集团合作运营的水果落地加工生产线,将本地生产与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的榴莲、菠萝蜜等热带水果制成速冻果肉或即食果切;冷库对面的大楼则是农垦建投集团和一树咖啡合作的落地加工生产线所在地,新投产的咖啡生豆分拣设备设计年产能为2万吨,预计可带动7.5万次边民交易。

冷库内的货架

  北山冷链物流园区是河口“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发展模式的成果,也是沪滇合作的项目成果,上海为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投入900万元,并协助园区的招商引资。

  热爱ins风的越南人,“种草”中国货

  越南人不仅把产品卖给中国,也对中国产品有着旺盛需求。

  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工作人员正忙着布置新装修的直播间。他们邀请专业摄影团队教授拍摄、布光技术,以及经营直播间的话术技巧。很快,来自越南的带货达人将进驻这个新直播间,向越南观众介绍中国零食。

正在布置中的直播间

  园区讲解员谢璟坤介绍,园区有标准直播间2个,可改造直播间50多个进行直播带货,主要面向越南市场。进驻园区的企业通过直播带货推广产品,越南消费者在TikTok、Shopee等海外平台下单后园区可以为企业提供三种物流和报关模式,直购模式直接派送散件给越南消费者;一般贸易出口模式将一定规模的货物发送给海外企业;海外仓模式则将商品提前发送到越南仓库备货,让越南消费者下单后更快收到商品。

  支撑这一高效流程的是园区硬件与服务能力。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配有独立清关中心、直播区、商品展示大厅等,并设有多条备案的越南专线网络,确保直播信号稳定。园区提供从营业执照申请到海关备案的全流程服务,还协助企业为越南带货达人办理暂住登记,方便他们深夜直播。

  河口不仅在对越南的跨境电商上有地理优势,也自带“网红”属性。越南人偏爱潮流时尚的“ins风”,社交媒体上几张ins风格的河口街道照片,带火了几家河口“网红店”。“我从小在河口长大,真觉得这里没有什么网红的,但他们拍出来真的还可以。”谢璟坤笑着说,园区和企业也开始注重打造符合越南人“网感”的消费体验,比如设计网红打卡点、推出一批ins风格包装的中国零食。

  守好边民“财富密码”

  跨境贸易串联的是企业间的财富、国家间的经济,但最应当从中受惠的,是河口县的边民。在跨境贸易的每一个环节,河口县都为守护边民的利益做出细致考量。

  作为个体工商户,边民的财务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为提升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经营与抗风险能力,县里通过推广规范化、专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化解边民的畏险情绪,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其从“参与者”向“有能力、会经营”的现代化市场主体转变。

  李玉龙所在的社区也积极推动边民互市贸易的参与度。“我们上门去和边民宣传,解读政策,渐渐地大家都很信任我们。”杨晨露也表示边民互市政策的培训宣传活动“去年今年应该有不下40次了。”

  对于一些缺乏启动资金的边民,富滇银行推出了“边民贷”业务,每位边民拥有无需抵押和担保的最高2.4万元贷款额度,可供一位边民参与3次互市贸易。今年上半年,富滇银行红河自贸区支行总共办理了5454笔边民贷,金额达到4345万元。

“边民贷”宣传手册

  越来越多河口人走进了电商直播间。河口县推出“电子商务进农村”“一村一主播”“跨境双语主播”等项目,从返乡学生、电商从业者等群体中孵化一批直播带货人才。跨境电商园区本身也提供了就业机会。曾在河内大学留学、说着一口流利越南语的叶思琦毕业后看到了中越跨境电商的机遇,进入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工作,“河口是国家一类口岸,对于我这样的越南语学生来说,在这边的发展机会会多一些。”

  在河口这座边境小城,跨境流动的不仅是商品与资本,更是许多普通边民的生计与财富。每一笔互市订单、一车热带水果、一场电商直播,就如同一砖一瓦,铺就河口边民的致富路。

  作者:复旦大学 程艺丹 王宇 蒲秦昊 边思语 姜珊

  指导老师:陶建杰 张志安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