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文山州西畴县多措并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10:53:44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文山州西畴县多措并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文山州西畴县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

  党建引领夯实民族团结坚实力量。全县各级党组织将民族工作相关政策理论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学习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同各民族群众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在服务群众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探索出“三必到四必访”工作机制,运用“接诉即办”平台,累计注册用户7万人,受理率为100%、办结率为99.26%,群众办结满意率95.93%,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

  民族文化贯穿凝聚精神纽带全过程。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修缮古建筑,整理和记录民间传说、传统技艺。同时,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线路。注重融入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组织“送戏下乡”“非遗展演”“廉洁文化演出”等惠民演出46场,覆盖9个乡镇、村组、学校,累计参与的各族群众2.5万人次,举办女子太阳节、花山节、放牛节、土僚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参与的各族群众达13万余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多元化教育教学融入培育时代新人。为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增加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畴精神”、西畴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思政、历史等5个主要学科内容开展教学,形成“主课程+学科渗透”教育网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依托东升研学基地、岩头村“最后一公里”奋斗现场、大江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疆烈士陵园等,常态化组织“红色足迹探寻”“实干精神体验”等主题研学活动40余次,开展讲述身边民族团结故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民族团结力量,增进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感认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节、体育比赛,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增收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共同繁荣。产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西畴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在农业产业方面,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全年种植生姜2.57万亩、辣椒7.55万亩、中药材11.12万亩、蔬菜10.14万亩、油菜2.17万亩,养殖乌骨鸡200万羽,实现农业增加值8.67亿元,吸纳各族群众参与发展。兴街工业园区注重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招引能全电气、新型显示器产业链等41户企业落地园区建成投产,培育规上工业12家,带动1500余人就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19亿元,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积极协调资金,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坪山、西畴县国家石漠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钟山、汤谷、东升,吸引更多县内外游客观光旅游,今年1至7月累计接待24万余人次,旅游总花费5000余万元。

  民生基础设施改善增进团结福祉。民生基础设施的改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今年,实施民生基础设施项目29个,涵盖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总投资113091万元。农村公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改善了各族群众的出行条件,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安全;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农业增产和民生保障提供坚实支撑,有效满足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用水需求。电力和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极大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地区同外部世界连接。基础设施的整体改善,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文山州民族宗教委)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