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蓝宝石”到“团结果”:大具乡蓝莓产业串起民族团结共富路
在玉龙县大具乡的广袤田野间,3000亩蓝莓园如铺展的绿毯,枝头饱满的果实宛若颗颗“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幅产业振兴的丰收图景,更是汉、纳西、傈僳、彝等13个民族群众携手劳作、共同致富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大具乡以蓝莓产业为纽带,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田间地头,让“产业兴”与“民族亲”交相辉映。
组织引领强服务
党群联动促落地
大具乡坚持“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从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到技术推广、市场对接,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蓝莓产业从“外来品种”转化为“本土支柱”。乡党委主要领导一线调度,党员干部包片联户,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蓝莓产业真正成为各族群众认可、参与的共富平台。
园中聚起多民族
携手共谱协作曲
“以前种地收入薄,如今在蓝莓园干活,既能学技术又能挣工资!”一名纳西族农户感慨道。两年来,大具乡蓝莓产业累计吸纳汉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13个民族共3784名劳动力就业。种植过程中,技术员与各族群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专业团队传授水肥管理、标准化种植技术,本地农户则凭借对土地和气候的深厚认知,在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贡献智慧。采摘季节,各族务工群众协作有序,一边忙碌一边交流种植经验、生活趣事,蓝莓园成了多民族交流交融的实践课堂。
土地流转增租金
务工分红稳增收
土地流转有租金、入园务工有薪金、合作社分红有股金——大具乡通过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实实在在共享产业红利。截至目前,全乡蓝莓产业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资金近450万元,覆盖760户农户、惠及2800余人,户均增收约6000元。依托“雪山恬”品牌,蓝莓年销售额突破8800万元,并带动包装、物流、电商等配套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文化搭台促交融
活动凝心聚真情
大具乡将民族团结宣传与产业平台深度融合,蓝莓园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成为民族文化展示窗口。园区内设置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展示各民族生产生活场景;节庆期间,各族群众身着传统服饰,在蓝莓园中举办歌舞表演、技能竞赛、直播推广等活动,既传播了民族文化,也增强了认同与情感。“蓝莓甜,人心更甜”,一位傈僳族大姐笑着说,“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过节,就像一家人。”
链条延伸提效益
农旅融合展新篇
从“一粒果”到“一条链”,从“一个园”到“一片情”,大具乡蓝莓产业正朝着深度融合方向发展。下一步,乡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蓝莓果酱、果酒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同时推动“农旅融合”,打造集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蓝莓产业持续为民族团结注入活力,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颗颗蓝莓,见证着大具乡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足迹;累累硕果,凝结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深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产业与情感交织、发展与共享同行,一幅“产业强、民族睦、百姓富”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玉龙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