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洱:百年普中,如何做好民族团结文章
宁洱县普洱中学迄今已有123年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学校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立足县域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创新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师生在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百年老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奠定坚实基础。
“同学们,让我们铭记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传承先辈们的团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与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洱民族团结园内,讲好“一块丰碑故事”与“专题思政课”正在进行,普洱中学高中部的部分学生围绕在老师身旁,聆听誓词碑的历史故事。
讲解中,老师深情引导学生要加强认知,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民族团结的历史和意义;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关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思考自己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如何发挥作用。学生们还各抒己见,进行了交流讨论。
“一个个小家庭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我们青年一代要加强学习,做到各族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二年级学生汤亚怀说。
把“特色研学”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普洱中学组织各年级师生走进磨黑古镇等历史遗迹,通过“品质普中——行走的课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巾帼心向党 红色文化她体验”等实践课程,将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师生们在实地研学中感悟民族团结精神,深化家国情怀,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深深扎根师生心中。
普洱中学校园内,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学校外围沿街宣传栏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打造的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生动呈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百年校园精神风貌,使一个个静态窗口转化为灵动的教育课堂。打陀螺、绝版木刻、象棋、书法等20余类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蓬勃开展,让青年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潜移默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绽放出个人的独特风采。
此外,“主题黑板报”“民族团结舞”“民族团结歌”“专题讲座”等多元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思想文化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渗透教育教学各环节。全体师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全面展示文化自信,深化情感共鸣,让石榴根脉深植校园,团结进步之声久久回响。
“通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师生们的精气神都比较饱满,也促进教学工作朝着健康、积极、团结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教育成果也实现逐步提升。”普洱中学党委书记张青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