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香格里拉市:打好“团结牌”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1:35:23  来源: 央视网

  原标题:香格里拉市:打好“团结牌”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作为独克宗古城核心区,香格里拉市金龙社区的多民族家庭占比高达85%。纳西族和文喜家,孩子既会唱纳西族“阿卡巴拉”,也能跳藏族锅庄舞,佳节里春联与酥油花相映,“一家融多俗”场景随处可见。

  依托独克宗古城的文旅资源,社区各族群众还携手闯市场。121家特色酒店客栈、60家餐饮店中,大多数是多民族合作经营。2024年,社区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5%,各族群众在文旅融合中共享红利。

  烟火气里更藏着团结密码。月光广场上,每天傍晚都会响起欢快的旋律:藏族群众带领游客跳起锅庄,纳西族同胞奏响“阿卡巴拉”,傈僳族乡亲们踩着“阿尺木刮”的节奏起舞,不同民族的身影在篝火旁相拥。“和顺楼”餐馆里,藏族牦牛肉串与纳西族鸡豆凉粉同台,汉族宣威火腿与藏式糌粑碰撞出独特风味,老板把这种融合称为“舌尖上的民族团结”。在古城非遗体验中心,唐卡画师细心勾勒线条,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学习藏香制作、藏纸工艺。

  如果说金龙社区的团结藏在歌舞与市井里,那么尼西乡的团结则凝在黑陶的纹路与产业的脉络中。尼西乡汤堆村作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核心传承地,150余户人家中近100个家庭开起了黑陶作坊,而这一切离不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军华的带动。

  这位生于1971年的藏族匠人,7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制陶,一双手与陶土打交道40余年。2005年创办黑陶公司后,郭军华敞开大门,让各族村民免费学手艺。“有了年轻人,尼西黑陶就有了未来。”郭军华介绍,目前公司陶艺师涵盖多个民族,年产16万余件黑陶,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7月5日,拉茸批初正在查看他制作的黑陶产品。迪姬竹玛 摄

  如今的汤堆村,黑陶不仅是非遗瑰宝,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各族村民一起上山选土、一起调试电窑、一起在214国道旁的门店售货。郭军华还盘算着,要把黑陶和尼西情舞、藏族造纸结合,“希望以此让黑陶技艺真正走向生产性保护之路,让技艺代代传承的同时也让村民走向致富之路。”郭军华说。

  从独克宗古城的文旅烟火到尼西乡的黑陶窑火,香格里拉各族群众以团结为根基,让民族文化持续释放价值,既擦亮了“独克宗古城文旅”“尼西黑陶”等特色品牌,也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在雪域高原续写着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故事。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