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苗绣针线“出锦图”
在昌宁县柯街镇沙坝村篱笆兔村民小组的庭院里,杨金云端坐桌前,指尖上的针尖穿梭于彩色布带间,一条精美的苗族彩色束腰逐步成型。
早年在外地制衣厂练就扎实缝纫技术的杨金云,几年前与丈夫在家开办民族服饰作坊。她自主设计图案,保留苗族传统图腾,融入现代审美,产品涵盖帽子、腰带、披肩等上百种,远销全国且广受青睐。如今,作坊在临沧市孟定镇开了分店,年收入稳定超60万元,带动当地10余人就业。“现在一个月能拿6800元工资,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跟着杨金云做工的杨桥兰笑着说。
一根银针连古今,一缕彩线串未来。在杨金云的带动下,苗族刺绣这门古老技艺不仅成了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了村民增收的“金钥匙”。(段春丽 施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