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风采 >> 正文
景颇族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17:53:00  来源: 云南民族宗教网
分享至:

  概况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我国景颇族总人口为147828人(2010年),居于云南省的有142957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芒市、瑞丽、梁河等5个县(市),与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部分散居于耿马、腾冲、泸水、孟连、昌宁、勐海、隆阳等县(区)。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5个支系分别使用5种不同的语言,因此支系语言在语支的归属方面存在差异。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风俗文化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地带。村寨一般依山而建,面向坝子和河谷,靠坝一端称为“寨脚”,靠山一端称为“寨头”。过去,寨头、寨脚都有标志,寨脚的标志是进村道路两旁用木柱简单搭建的寨门,寨头的标志是在村寨通往山顶小路旁的某一种自然物,可以是石头、大树或树桩。寨门前有一片被严禁砍伐的树林,林中设有村寨进行集体祭祀的“龙尚”(景颇语音译,汉语称为“官庙”)。除“龙尚”所在神林外,村寨周围被作为水源林的森林,也禁止砍伐,植被保存良好。

  景颇族男子服饰以黑、白为主色,多头戴红、蓝色相间的方格棉纱布圆筒形头巾或戴饰有各色绒球缨穗的白色包头,出行均随身背挎筒帕(即背包)和长刀。妇女的服饰分便装和盛装。便装上身为黑色或各色对襟或右襟紧身短衣,下身为净色或织有景颇族特色图案的棉布长筒裙。盛装是节庆或婚嫁时的着装,上为黑色短襟无领窄袖衫,胸、肩和背部饰有银泡、银牌和银穗,下为用红、黑、黄、绿等各色毛线织出美丽图案的毛质筒裙,腰间系红色腰带,头饰为羊毛织成的红底提花包头,佩戴数串红色项珠及耳饰、手镯。

  景颇族菜肴以辣著称,烹饪方式包括舂、烧、烤、煮、蒸、拌、揉等几种类型。其中,舂菜是景颇族菜肴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味道独特,景颇族常说“舂筒不响,吃饭不香”。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主人递上酒筒,客人要用双手托住酒筒的底部,不能只用一只手抓住酒筒的上部。饮酒时,不能抬着酒筒喝,只能用酒筒盖盛酒喝。出门时筒帕里常常背着一个竹制的小酒筒,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当让老人先喝。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目瑙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为“目瑙纵歌”。“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祭典活动。木代是景颇族超自然信仰中最大的天神,代表着财富和幸福,能够给人予保佑。祭祀木代以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形式呈现,内含祈求木代及其他诸神保佑辖区居民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意蕴。1983年4月,“目瑙纵歌”被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确定为景颇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景颇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除单声部民歌外,还有多声部民歌。景颇族的音乐与舞蹈常常融为一体,舞蹈多为集体舞,形式多为环舞、巡回舞,曲折行进,纵歌包括多种舞蹈形式,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表现了群舞的较高水平。

  在景颇族的艺术中,编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编织工具十分简单,但却能编织出300多种绚丽美观的图案。绘画大多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多系单线回纹图案和单线直纹图案。

责任编辑:李洁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