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普米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全国普米族总人口为42861人(2010年),居于云南省的有4204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分布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临沧市的云县以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等地,与当地其他民族杂居。
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普米族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环境之中,大多兼通彝族、白族、纳西族、汉族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普米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风俗文化普米族的村落一般分布于山区的半山缓坡地带,居住地平均海拔2500米。大多聚族而居,往往是同氏族一个村落。少数地区也有与纳西族、白族、彝族等杂居一村的。村落之间一般相距约半公里,炊烟相望,鸡犬相闻。
普米族的住房,除了少数汉式瓦盖楼房外,多数都是板屋土墙结构的楼房或木楞子楼房。“木楞房”是纯木结构,木板盖顶,四墙用木料重叠垛成,当地又称“木垒子”。各户住宅围一院落,院门正对的称正房,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四角立柱,中央竖一方形大柱,称为“擎天柱”,认为是神灵所在之处。正房内设火塘,火塘中架铁锅的三块石头,后大多改用铁三脚架,称作锅庄。三脚架可以世代相传,是家里的贵重器物,越大越显得家庭富裕。近代所说的锅庄,是指下火塘前一块带有宗教色彩的石头,人们需要时常向它供奉,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普米族传统的饮食方式有石头烤粑粑、羊胃煮肉、木桶煮食。糌粑面是普米族的传统食品,喝茶时可作点心,外出劳动、打猎、旅行时可随身携带。猪膘肉是普米族及摩梭人加工整猪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猪宰杀后,去骨及内脏,加入盐和花椒做成腌肉,然后把猪皮缝起来,即成猪膘。因形似琵琶,故又名“琵琶肉”。猪膘是普米族送礼的上等礼品,食用时要一圈圈地切下来。
普米族有喝茶的嗜好。一日至少三茶:早茶、中午茶和晚饭茶。普米族还喜欢喝酥油茶。酒也是普米族喜爱的一种饮料,有烧酒和水酒。在婚丧、集会时,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称为牛角酒。
普米族的服饰以宁蒗地区保持传统较多。成年男子的服装各地大致相同,主要是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宽大长裤,外罩长衫,束羊毛制的绣花腰带。富裕人家穿氆氇长衫。膝以下用布或毡裹腿,腰间佩刀,冬穿粗工牛皮鞋。妇女服饰最为丰富多彩,宁蒗、永胜的普米妇女留长发,以辫子粗大为美,外包黑布大包头。上衣窄袖高领,穿大襟短衣,着百褶长裙。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称为“金边衣服”,是妇女最华贵的衣装。喜用羊毛彩带束腰,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戴手镯、戒指、项链、耳环、玉坠和串珠头饰等。
普米族家庭中的舅权很突出,舅权与父母等同。
重视儿童教育是每个普米族家庭和整个村社的优良传统,而为少年举行成年礼仪是一次重要的社会教育。儿童年满13岁举行成年仪式,成年礼结束后的少男少女成为家庭正式成员,有权参与社交,有的开始参加主要的生产劳动。
普米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大过年是普米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过3天至半月。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而兰坪和维西则在正月过春节。
大十五节是宁蒗普米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腊月十四日。届时,人们穿着鲜艳的新装,上山露营,举行篝火晚会。次日绕“玛尼堆”祈祷求福,青年男女尽情地唱歌、跳舞,谈情说爱。
宁蒗永宁地区的普米族,端午节要举行“绕岩洞”活动,并到洞中烧香驱邪,祈求多子多孙。中元节时去参加“转狮子山会”,去祭祀“干木”女神。这种节日既是宗教性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节日。
普米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少数信仰道教或藏传佛教。
普米族凡遇婚丧、节日,都要举行对歌比赛,平时也喜爱唱纳西族、白族和汉族的山歌。演唱时都有特定的环境、形式和内容。
“跳锅庄”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一般是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总要在中间燃起一堆火,与室内的锅庄相似,所以叫“跳锅庄”。此外,常见的舞蹈还有“初歹”(即“打跳”)、“初及”“帕手拉”“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蹈。跳舞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舞蹈行列,欢聚一堂,往往跳至深夜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