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独龙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我国独龙族总人口为6930人(2010年),居于云南省的有6353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独龙族唯一的自治县。其中,处在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江乡又是县内独龙族最主要的聚居区,独龙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8.87%。其余则散居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的俅扒卡村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察瓦龙乡。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目前尚无定论。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风俗文化独龙族的传统服饰简单而富有特色。男女一律袒露臂膀,小腿都缠裹麻布绑腿。男的斜披一条称为“约德格仁瓜”的条纹麻毯,左右包抄到胸前拴结;胯部通常用麻绳系着一小块叫“能布特连”的麻布围兜着下体;左佩刀,右系篾箩。妇女用两块叫“其拉衣约瓜”的长麻毯围身至膝,并包抄向前。自左抄右的,用绳紧紧系在腰间;从右抄左的,则披脱自如。
独龙族男女均散发,前垂齐眉,后披在肩上,左右盖耳。过去都喜欢坠系耳饰和佩挂项链,现男子已极少系戴。过去女子有文面的习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文面习俗已逐渐被独龙族妇女所摒弃。
独龙族的传统饮食自然独特。主食品种有玉米、土豆、青稞、稗子、荞子、燕麦等,淀粉质食物常常占绝大部分。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多沿用以往烧、烤、煮的烹饪方法。独龙族好饮酒,凡亲友来往、生产协作、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和节庆活动等都少不了酒。每当有客人远道而来或逢年过节,宾主都要相互搂着脖子,脸贴脸、嘴挨嘴地同时喝上一杯“同心酒”,以表达彼此间的友谊和忠心。另外,受附近藏族的影响还喜欢将茶叶、盐和熬制的动植物油混合在特制的竹筒里“打”茶饮用。
独龙族的房屋大多适应山地环境和气候特点,建造在独龙江两岸山腰的小型台地和朝江面倾斜的小块平坝上。一端搭接山地,一端临空架设,全部基架柱脚都埋插在地下,稳定牢靠。房屋属于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布局紧凑,防雨水,通风性能良好。一般在独龙江中上游地区,因地势高、气温低、平地和松林多,再加上受藏族房屋建筑的影响,多是呈正方形的木垛房,结实牢固。下游一带,江水西向,地势渐低,气温稍高,多竹林且地形陡峻,故多为长方形的竹篾房,较为轻巧。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或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里,人们祭祀天鬼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以至通宵达旦,而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独龙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少数信仰基督教。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独龙族根据自己对生产过程和自然现象变化的观察和总结,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身生产生活需要的历算法,即根据月圆月亏、花开鸟鸣、草木生长、雨雪飘落、江河起伏等来计算年历。从当年的大雪封山到次年的大雪封山算为一年,称为“极友”;从月亮最圆的那天起至第二次月亮最圆时为一月,称为“数朗”。独龙江上游的独龙族则以“龙”(意为“圆”,即月圆的意思)为基数来划分每年的12个节令,并据此安排各种活动。
独龙族喜歌乐舞,特别善于通过唱和跳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起房盖屋、欢庆丰收等重要场合都要载歌载舞、唱歌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