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视窗 >> 民族村寨 >> 正文
首页 | 邮箱    
云南德宏:打造“阿昌休闲旅游第一村”
//www.yunnan.cn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2日 10:43:59  来源:云南网

  春节刚过,记者来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只见一条条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幢幢青瓦白墙的阿昌民居拔地而起,一幅幅歌颂党、歌颂民族团结的壁画引人注目。这是总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的阿昌新村一一关璋卑妥瓦村,被田园和森林包围的村庄,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关璋村洋溢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气息。雪白的墙上绘着阿昌族元素的“青龙白象”以及“葫芦”图案,路灯的设计也充满了阿昌族创世史诗的影子。村里的居民身着阿昌族传统服饰,十分热情好客。村党总支书记曹先刚介绍说,阿昌族是云南省8种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人口仅4万余人,关璋村共有农户440户,1762人,其中阿昌族人口占90%。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名。从前的阿昌人生活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半山半坝贫困村。自2015年以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对口帮扶阿昌族群众,实施了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阿昌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以此为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带动全村乃至全乡的经济发展。

  曹先刚介绍,卑妥瓦是阿昌语,寓意为党的光辉照耀着的地方。关璋新村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14.3亩,总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共有59户民居,并配套建设了阿露窝罗广场、文化活动室、村委会、养殖小区等14个公共设施。建成后的关璋新村将不断探索“党建+阿昌文化”的新模式,依托腾冲旅游市场、荷花温泉客源和阿昌族民族特色村寨,全力打造中国阿昌美丽宜居休闲旅游第一村,用旅游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实现“幸福阿昌”目标。结合阿昌族民族文化,注重培养阿昌族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先后组建了阿昌族民族歌舞表演队,阿昌族舞狮队,阿昌山歌队,深入挖掘阿昌族民族文化内涵,展示阿昌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阿昌织锦馆,集中展示了阿昌族织锦传承、服饰、手工艺品展销,以及婚俗文化、茶文化等民族风情。阿昌织绵的新一代传承人尹春焕说:“阿昌族织锦属于全手工制作,工艺精细、花样众多,一个阿昌妇女的筒裙,需要一个熟练技术工约花费一个月时间,织9600刀线,进行54400次扣花才能完成。”她组织阿昌族妇女进行织绵、民歌、舞蹈等培训,通过“非遗+旅游”模式传承阿昌族文化。“现在我们已对阿昌织锦做了一些探索,将阿昌族织锦或着装的特色开发变成一些比较方便携带,且符合大众需求的一些产品,让阿昌元素能遍布到每一个地方。”她说。

  在婚俗体验区,展示着婚礼、习俗的各种用品,可以让游客亲自感受阿昌族的婚俗习惯,穿着阿昌族新婚服饰,跨火盆、戏新郎等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风情。还建成有阿昌博物馆、遮帕麻遮米麻传习馆。梁河县保存的《遮帕麻和遮米麻》是当今流传最完整、篇幅最长的阿昌族创世史诗,诗长1336行,2006年5月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馆内收藏有1983年出版的《遮帕麻和遮米麻》长诗,还有悬挂在墙上的绘画,讲述着创世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造天织地、补天治水、妖魔乱世和降妖除魔的壮举。

  目前,关璋新村已具有接待游客的基本条件,除了这些体验区外,还设有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必备套餐,将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阿昌文化体验。

  云南网记者 李悦春

责任编辑:范春艳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