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鼓声声敲出彝乡风情
“比赛场上应当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训练过程要追求勇争第一的标准。既然要去参加比赛,训练不能马虎,成绩也不能将就。”编导白艳清的此番宣言喊出了《彝山花鼓》参赛表演队所有队员的心声。
8月21日,表演项目训练基地墙上张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倒计时停留在“18天”。比赛将近,参赛运动员们分秒必争地投入训练。《彝山花鼓》项目的训练时间原本定于当天下午两点半,但一大早白艳清就带领着参赛运动员来到训练点开始训练。“我们的参赛选手并非都是专职的项目运动员,有很多来自新平、峨山等地的选手是因为热爱彝山花鼓才报名参加,专业能力有限。此前在玉溪我们训练了一个多月,来到昆明接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才发现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白艳清说。
据了解,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生活在玉溪哀牢山区的彝族人民都要身着盛装,点燃火把,敲响彝山花鼓。彝山花鼓是当地流传最广,参与性最强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结合了花鼓飞花、点脚步、螺蛳转等彝山花鼓的民间传统基本步法,融合了彝族传统体育的元素,旋律欢快悠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民族气息,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玉溪代表团带来的《彝山花鼓》表演项目获得了项目组银奖,今年《彝山花鼓》将征战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赛场,除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彝族盛装夺人眼目外,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参赛者全是女性。
“去年我们参赛表演选用的是10男10女组合的形式,此次参赛的则全是女选手,旨在展现彝族女性魅力以及花鼓舞外强内秀的表演特征。”白艳清介绍。
“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坚持下去就是竞技精神。”说这句话的选手杨建萍已经是征战过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老将”了。参加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举办的云南省第十届民族运动会时,杨建萍因高原反应休克。“虽然出了状况,但调整好后还是要第一时间投入比赛。”杨建萍说。不仅如此,此次集训杨建萍还见到了很多赛场上的熟面孔,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能齐聚一堂交流经验,让杨建萍觉得十分温暖。(记者 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