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 典型示范 >> 正文
打造智能化后勤保障“德宏样板”——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后勤保障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15:03:28  来源: 云南网

  新体制、新机制下的后勤保障工作如何做、怎么做、做什么、谁来做?盘点工作成效、晒成果、找不足、寻对策,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探索出具有芒市边管特色的后勤保障新路子。

  驻守在黎明之城的芒市边境管理大队,主要担负着中缅68.23公里边境线内1106.2平方公里边境治安管理任务。自转隶以来,该大队牢固树立“保障中心、服务大局、基层第一”的后勤保障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后勤保障在互联网+时代下,以手机终端为基础,依托“钉钉”App软件,探索打造“智能化+后勤保障”平台,实现了“标准提高、效益提升、服务提质、管理提档、发展提速”的一体化、智能化保障体系。

  硬核保障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疫情初期,我们执勤住的是帐篷,随时担心风雨天气,吃的是压缩干粮、自热食品,到现在的固定执勤板房、移动厕所、桌椅板凳、常用生活电器全部配齐了,执勤场硬件条件好了,工作动力满满,感谢大队党委关心,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这个大队团坡执勤点民警张春风说。

  疫情发生后,大队紧急启动“应急采购”程序,从快从速完成各类防疫物资采购工作,保障一线执勤民辅警生命安全。截至目前,大队采购筹措各类防疫物资68.98万(件、套),按照“保重点、保急需、保一线”的原则全部配发一线执勤单位。

  后勤保障工作的目的就是服务中心、保障中心。疫情发生以来,大队坚持将战斗力标准作为重大勤务后勤保障工作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向后勤保障要战斗力”的思想,制定下发《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内部疫情防控措施》文件,刚性落实防疫消杀、隔离筛查、安全防护、错时就餐等工作,先后投入经费9万余元购买配制大锅药、除虫防蚁防蚊药品配发一线,安装移动厕所11间,解决边境一线执勤点“蛇虫鼠蚁”多、如厕难的实际问题,组织医生民警到一线开展“关爱民辅警,送健康到一线”活动,确保队伍内部“零感染、零输入、零传播”。

  “感谢叔叔为我们送来的开学礼包,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跟叔叔一样的警察”。

  疫情发生后,大队民辅警不畏艰险,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家属们也全力支持、无私奉献,助力民辅警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的逐步推进,民辅警家属也逐渐走向人员聚集场所,个人防护品需求也迫在眉睫。为进一步落实“暖心惠警”工作,充分发挥后勤保障职能作用,当好基层一线民辅警的贴心人,大队为民辅警子女发放“开学抗疫礼包”200余套,让暖心惠警在战时更显温度,使家属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爱。同时,本着“后勤不后站,服务保一线”的原则,大队为基层一线执勤卡点配送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罐头等物资,先后为所属单位配送(发)各类物资89次,解决了疫情初期山区单位采购难、供给难的问题,基层常态储备防疫物资、应急食品不低于30天储备量,消除后顾之忧。

  保障到“胃” 提升民辅警舌尖上的硬“食力”

  点餐“智能化”、环境“生态化”、配餐“营养化”,这样的食堂惊不惊喜?可查询就餐者营养摄入量,实现健康管理,意不意外?这是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星级健康食堂智能模式的一个缩影。

  “食品安全是食堂餐饮服务最基础的一环,让大家吃得安全、吃的放心是我们后勤人的底线,大队食堂始终坚持‘绿色、安全、健康’的服务理念,为大家的饮食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大队后勤保障室民警刘健说。

  “众口难调”一直是伙食保障中的一道难题。大队始终将“伙食抓得好不好、民辅警满不满意”纳入后勤保障工作考评考核范畴,按照“早餐讲营养、午餐重质量、晚餐抓调剂、饮食求平衡”的原则,力求在菜式、口味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每年定期为外聘炊事人员健康体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并与驻地3家超市、生鲜配送公司签订定点配送协议,每日定时配送新鲜食材,并安排专人对配送的食材进行验收登记,确保数量、质量、规格符合要求,对肉类、海鲜类等检查检验检疫手续是否齐全,定期对主副食库物资进行清理,防止出现过期食品、“三无产品”,最大限度确保食材健康安全。同时,根据时令季节,推出时令菜品和宜时养生菜品,让民辅警吃得舒心、吃的健康、吃得满意。

  “叮咚,政治工作室罗璇需要留餐一份”。这是大队后勤民警罗小云手机上收到的一条留餐信息。罗小云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食堂工作人员做好留餐准备,避免因餐没、餐凉等问题的出现。

  为营造温馨和谐舒适的就餐环境,大队先后投入18万元改造建成集“健康监测、智能点餐、留餐”为一体的星级健康食堂。食堂在布局上将80平米的有限空间合理利用,划分取餐区、就餐区、冷餐区、主副食库、操作间,可同时容纳48人就餐。同时,将智能化理念与伙食管理充分融合,着力打造智能饮食健康模式,自主设计研发了“健康E站”,可实时检测记录民警体质数据、展播健康知识短片、推介营养膳食食谱、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伙食账目公开等内容,民辅警可配套利用自主设计的“警营餐桌”微信小程序,实时了解每日菜谱,选择喜爱的菜肴,留言点赞、给予评价、提出意见。同时为了加强外部人员因公来队就餐管理,在食堂内粘贴外部人员就餐缴费收款码,后勤民警根据收费情况,开具电子发票一键推送就餐人,不断提升伙食管理软实力。

  2020年5月,大队食堂通过芒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验收,被评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食堂”,同年12月获评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五星级食堂”。

  在做好伙食保障的同时,大队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出台大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十项措施》,主动发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依托“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育,让“以队为家、勤俭持家”的理念,全面推动节约型警菅建设。

  智慧之手 打造公车监管体系新模式

  “以往公车派遣、加油都需要纸质审批,有时楼上楼下签批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偶尔还会出现事后补签的情况,车辆、油料使用监管流于形式,现在使用大队的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平台,短短一两分钟就能完成整个审批流程,还能一键打印台账备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大队后勤保障室民警刘健说。

  “嗡嗡,段超耀提交的加油申请,请审批”。

  “滴答,加油审申请已审批,请注意查收”。

  这是大队领导通过钉钉APP审批的一个加油申请过程。转隶以来,大队在不断探索后勤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的前提下,依托“钉钉”APP,搭建了“公务用车管理、油料管理、经费开支事先审批、电子仓库”等后勤管理智能模块,将公务用车申请回场、公车用油监督、经费开支事先审批、物资采购入库及领用、公差人员留餐等纳入智能化管理,缩短了审批流程。

  同时,大队后勤保障室精心设计制作公车专属钥匙扣、钥匙卡证包,“一车一包”存放在值班室电子保险柜内,民警通过钉钉“公差勤务”模块网上申请用车,后勤民警根据车辆在场情况派遣车辆,值班领导审批同意后,民警在视频监控下,通过指纹验证开柜领取、归还车辆卡证包。当车辆需要加油时,用车人可通过“公车加油”模块填写车辆公里数、加油型号、升数和金额,附加上传加油票据,完成公车加油审批。车辆回场后,用车人需填写“公车回场登记”备查。在整个流程中,后勤民警能从后台全程实时掌握用车审批、指纹验证、卡证出入柜等信息,车辆派遣、加油信息也可自动生成电子台账,实现公务用车规范、安全运行。

  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平台,使得公车管理和公车监督深度融合,值班人员可以通过钉钉后台监管车辆实时在位率、使用率及车辆油耗等状况,根据台账数据也可对公车在外出现交通违法等情况进行倒查,实现了管理使用规范透明、操作指尖化、监管智能化、台账生成自动化,公车管理使用平台是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根据实际需求,依托钉钉APP自主搭建的智能模块,也是大队改制以来重点打造的智能工程。

  量体裁衣 暖心惠警工程实现新突破

  民辅警需要什么样的保障,大队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基层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党委就着力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大队始终把改善基层民辅警工作、生活条件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钱往基层投,全力为民辅警营造拴心留人、后顾无忧的警营环境。

  “来来来,大家尝尝我们自己营区的菠萝蜜,又大又甜。”大队后勤保障室辅警杨楠将剥好的菠萝蜜送到大队各个办公室。近年来,大队高度重视营区整体环境打造,依托“爱国卫生专项运动”,积极打造“花园式警营”,大队营区共栽种芒果、菠萝蜜、芭蕉等16种花草树木,营区绿化面积达35%以上,定期邀请驻地绿化种植专家来队指导种植养护技术,民辅警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美化营区,每当水果季节,大队营区瓜果飘香。同时,大队积极创建“无烟营区”,大队公共区域干净整洁,绿化环境优美,办公室简朴、大方、整洁、舒适,干事创业氛围热情向上,今年1月大队获评芒市“最美机关”。

  写作业、玩游戏、堆沙盘……这是大队文体活动中心“警馨乐园”孩子们玩的最开心的一幕。近年来,队伍遂行重大安保任务多、一级勤务战时长以及双警职工多、战时子女照料难的实际,大队党委在大队部文体活动中心内建立了警馨乐园。

  走进“警馨乐园”,色彩鲜艳的装饰,造型可爱的玩具,多功能滑梯、丰富多彩的图书,目光所及,吸引孩子们的元素无所不在,进门右手边的展板上粘贴着不少孩子们亲手完成的作品。“警馨乐园”主要有大队女民辅警轮流作为“警营妈妈”帮助照看,并根据孩子们大小不一的特点,专门配有水果、点心和营养餐;同时,邀请友邻小学、幼儿园老师来队辅导功课、组织游戏,让孩子们在警营里快乐生活、学习成长。尤其是在战备勤务过程中,让民辅警卸下顾虑、轻装上阵,成为了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警心、激励士气的重要举措。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大队11名民辅警子女在警馨乐园得到精心呵护,赢得了家属们的一致好评,也让家属更加理解和支持民辅警工作。

  转隶以来,大队党委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从优待警指示精神,始终把暖心惠警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服务基层一线、服务广大民辅警”的保障原则,帮助民警解决戍边公寓9套,先后投入资金90余万元用于“暖心惠警工程”,用于营房设施建设、升级和改造、保障民辅警生活需求、加大民辅警关心关爱力度等方面,打造了大队部文体活动中心、警营书吧、木康站“心灵驿站”、遮放所“老孟调解室”、户拉所“星级食堂”、勐戛所“花园式”警营等特色项目,使基层单位硬件建设有所改善,民辅警生活更加充实。

  依法治后 法制后勤建设迈上新台阶

  “依法管后治后,是加强队伍后勤保障能力的根本。”大队党委紧盯后勤保障建设正规化、规范化、精细化这一目标,聚焦“人、财、物”等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着眼长远建机制,为全面规范队伍后勤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年初充分调研论证,着力打造‘阳光财务’,科学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探索推行经费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所属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班子考评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提高预算的规划约束力,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审、执行、考评的全过程。”这个大队姬周剑大队长说。

  同时,大队严格遵循“党委统管、财务归口、按级负责”原则,建立“规划—计划—预算”相衔接的保障机制,牢固树立“预算即法”理念。2020年度大队各单位公用经费平均预算执行率达99.96%,大队部、遮放所、勐戛所年度预算执行率达100%,大队经费保障效能稳步增强。

  “没有过硬的后勤保障就难以取得突出的业务成绩”。在保障中心工作的投入上,大队根据后勤保障工作面临的新任务,结合教育整顿,大力整治后勤顽瘴痼疾,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后,运用视频巡查、实地抽查、日常考评,每月评估后勤安全风险、下发财经安全预警通知,建立预算执行通报、财务运行分析等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大队本级审核力度,动态提示后勤各领域风险隐患,从预算管理、物资采购、营房建设、固定资产管理、民辅警满意度等方面入手,强化后勤制度从严落实,法治后勤建设步入正轨。

  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儿,让队伍上下气顺劲足,更加激发了基层民警辅警“忠诚、奉献、善战、争先”的站训精神。

  云南网通讯员 田洪涛 刘健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