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琦敏)10月27日,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同期,“滇韵北京 非遗传承”分享会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北京、云南两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云南民族文化合作亮点、文化特色及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等进行交流探讨。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生活在云南的民族同胞发挥各自的文化特色,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分享会上,来自北京的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想要与云南特色文化进行合作。
“作为京绣的传承人,在京绣服饰面向世界的时候,希望有机会能和云南的银饰品合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毕红说。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程淑美也表示,最关注以苗银为代表的各种银制品及其锻造工艺,云南是各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云南特色文化要与燕京八绝多交流碰撞,使各民族文化共同发扬光大。
随后,云南省内的非遗传承人对云南特色文化如何走出去各抒己见。“小龙茵刺绣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它代表云南一方水土,它或许不是最精美的,但一定是最独特的。”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小龙茵创始人钱晓丽说,在对外合作中,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传承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更要让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在对外合作中,一方面要吸收借鉴外来的元素,提升产品的文化艺术水平和表现形式,增强增加共性,扩大市场接受度。另一方面要保持地域文化元素,突出特色,增强亮点,只有在合作中保持独立和特色,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唐建安有感而发。
众所周知,云南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东南亚文化、中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分享会最后,大家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讨论。
“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云南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民族图、云南青花、翡翠玉石等,可开发的资源还有很多,”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胡涯蛟说道。“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蓉丽表示,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在众多文化资源里,要做好差异化发展,每个民族都要把自身的优势展现出来,把差异化挖掘出来,民族文化资源是最具潜力的。
“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璀璨的文化,我认为最具潜力的应该就是非遗文化产业这一部分。”唐建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