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 民族教育 >> 正文
来自第12届西南论坛的合作声音——期待中国东盟更精彩的下一个30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2日 17:47:37  来源: 云南网

  10月28日至29日,第12届西南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线上开幕。

  西南论坛,由云南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在2010年联合创办。

  今年的论坛由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顾问委员会、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举办。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云南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份之一。这个由云南高校参与创办的国际论坛,将目光聚焦“30年合作”这一议题。

  中国东盟已经成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最具活力的战略伙伴。

  如何看待过往30年的合作? 面向未来,如何走好东亚特色的区域合作之路,共同应对疫情在内的挑战,抓住新发展机遇,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学部委员、所长刑广程,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秋秋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等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 张蕴岭:

  风物长宜放眼量

  总结我们30年对话的经验,对话的态度,是有诚意的、诚恳的、平等的;对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话寻求共识,而非辨是非;对话的结果,是推动区域合作。回顾30年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出现问题时我们也仍能坚持对话,而不是拒绝对话。如何来认识、推进下一个30年的合作?我认为,可以将未来合作总结为新结构、新形势、新关系、新未来、新认知。当然,“新”不是推翻“旧”,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到现在的新情况,所以很多问题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郑永年:

  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中国跟东盟的关系,还是中国跟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都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与挑战。如果从国际关系的历史来看,这些困难、问题的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结构性的转型期,这个结构性的转型期就可能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中国东盟关系未来怎么样,我们可以从中国东盟关系各个历史阶段的经验中找到答案。从学者角度,我认为中国、美国、东盟关系都处在一个互相调试的状态,稍微发现一些问题,这不是问题,是正常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学部委员、所长、教授 刑广程:

  构建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合作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尤其是疫情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需要继续加强一些方面的合作。

  比如,疫情客观上倒逼数字经济提速,我们可以考虑在数字经济方面,和东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另外,我们需要在稳定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方面,有新的实招、新的思路。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还应在制度上创新,根据轻重缓急,综合施策。同时,解决现在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要有意识的关注防范可能出现的一些危机性因素,从长远上、从制度的角度来构建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

  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 秋秋盛:

  30年合作互惠互利

  今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对于提升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互信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对话关系,东盟国家对于中国态度在逐渐转变,逐渐知道同中国在贸易投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东盟是确实有益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不断推进,澜湄流域国家在机制框架下开展了多领域合作。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 卢光盛:

  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

  中老铁路即将通车,将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提供物理连接的条件。但我认为,要与周边国家做好“连接”,不能仅有主动脉,还需要分支网络、毛细血管的连接,让区域国家获益,真正培育起产业市场,坚定发展信心。我提出几点建议,在同周边国家合作中,要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地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推动RCEP、CPTTP等方面的衔接和配合;要将抗疫合作提到优先级,共筑抗疫防线,加强抗疫力度。

  云南网记者 韩成圆 李玲 李润菁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