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在书中、在梦里、在路上……4月25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召开。发布会上,来自各行业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他们心中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
中共迪庆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鲁志军:现在,一起走进养心胜地
“‘香格里拉’是《消失的地平线》里的和谐宁静,是洛克眼中壮丽的雪山草甸,是世人向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内心,心意相通的生活。”鲁志军说。
在他眼中,香格里拉的美好生活是民族团结,是百花齐放,是生态优越……
香格里拉的生活是一首和谐的交响曲。这里民族团结,2021年迪庆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自2017年以来,成功创建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10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研究)基地,评审命名199个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0个“民族团结之家”示范户。这里民族融合,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生活习俗相互影响。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共建中华民族美好家园。
香格里拉的生活是挂满枝头的果实。在三江并流腹地的河谷里,在祖先筚路蓝缕开垦的良田上,人们辛勤耕耘,青稞黄了,葡萄紫了,收获的是高原特色农业红火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清静的客栈旅馆里,美食歌舞,迎接着八方来客。这里有许多人走出去经商、务工,把民族餐饮、歌舞带到了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定居生活,仅独克宗古城里就有近5000个新香格里拉人。2022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香格里拉的生活是百花齐放的文化园。全州共有253个非遗项目,501名非遗传承人,115个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文化是一张照片:清晨晨雾中的葛丹松赞林寺,夜晚月光中的独克宗古城。这里的文化是一首歌:热情似火的弦子曲,唱的是爱情;庄重典雅的锅庄曲,唱的是祝福;热闹喜庆的阿尺木刮,跳的是快乐。这里的文化是一幅画:围着篝火跳舞的男女,瞄着靶子射箭的老少。还有精致的唐卡里拈花微笑的人物,粗犷的岩画里的栩栩如生的古人。
香格里拉的生活是丹青妙笔绘就的山水画卷。从海拔最高的6740米梅里雪山之巅,到海拔最低的1486米碧玉河汇入澜沧江处,在5000多米的海拔落差里,囊括了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景观。一天之内,可以感受四季、四个气候带,游在高处、旅在低处。境内森林覆盖率78%,草原面积288万亩。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滇金丝猴、黑颈鹤等11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光叶珙桐等74种。丰富的旅游资源,造就了世界级旅游品牌,全境有A级景区18家,酒店民宿1445家,其中有星级酒店11家,等级民宿9家。
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翔:四大世界级的旅游品牌等你来
迪庆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四大世界级的旅游品牌,被誉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高翔介绍,2022年,接待游客1535.29万人次,旅游收入148.17亿元,2023年一季度接待游客45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90.01%,旅游收入50.03亿元,同比增长149.94%,迪庆旅游迎来了开门红。
在香格里拉,会遇见什么样的生活呢?“在这里,你将会领略极致的自然风光,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完美的旅行不仅仅是风景,还应该有历史、民俗、文化。”高翔娓娓道来。
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雪山林立,普达措公园,纳帕海湿地,虎跳峡,蓝月山谷、巴拉格宗、白水台、南姐洛等众多风景名胜闻名遐迩;悠悠千年的茶马古道写下了茶旅融合的迪庆寻踪故事,这里还有历史文化名城独克宗,有“小布达拉”之称的松赞林寺;这里还繁衍生息着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汉族等26个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交流、交往,形成了迪庆独具特色的和谐魅力。
这里是美食家舌尖上的文化。在这里,不仅能够品尝到酥油茶、奶渣、糌粑、青稞酒、牦牛肉等千百年来滋养着高原先民的传统食物,还可以在雪山下手捧一杯来自澜沧江河谷的葡萄美酒慢慢品味;夏季来临,绿意盎然的森林将阳光、雨露、纯净的空气都赠予了松茸,无数美食家纷纷慕名而来,只期待着这份独一无二的珍馐美食。
这里是旅行者行走的天堂。古道换新颜、天堑变通途,如今的香格里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已经完成,境内美丽旅游公路四通八达,香丽高速连接外面世界,迪庆机场已开通国内主要目标城市的航线航班,香丽铁路即将开通,迪庆即将进入动车时代。香格里拉是全世界徒步爱好者的行者天堂,具有打造成世界徒步中心的独特优势,这里有日韩和欧美游客喜爱的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一:虎跳峡高路徒步线,有国内徒步爱好者追捧的梅里之旅、秘境尼汝、哈巴雪山、巴拉格宗等十一条精品徒步线路。
这里是音乐家跳动的音符。千百年来,迪庆高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相互融合、绚丽多彩的节庆文化,成为迪庆独特魅力的民族民间文化,拥有“藏历新年”、纳西族的“二月八”、傈僳族的“阔时节”、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梅里雪山弦子节等多彩的节庆。
2023年,迪庆将以“旅游市场营销引流”和“旅游市场规范管理”两大板块为全年工作方向和核心工作任务,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责任清单化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二四书院主理人、当代艺术文献馆馆长、少数民族文化学者孙静琛:香格里拉能够满足所有对世间美好的期待
二十年前,孙静琛第一次踏上香格里拉这片土地,就被这里的山川湖溪、草甸牛群、云朵虹霓狠狠俘获。“这个曾经出现在人类精神世界里的香格里拉,终于在现实世界里扎下了根,落在了彩云之南的迪庆。”
在他看来,如果绝美的风景是自然地理赋予香格里拉的肌肤,那么高大深阔的藏房、曼妙粗犷的锅庄舞、悠扬华丽的弦子、美味健康的山珍、倔强而真诚的民风、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则是香格里拉的肌理与灵魂。历经千百年的各民族互通,不断积淀、碰撞、吸收、传承的独特的香格里拉文化是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和衷共济的文化范式。
作为一名新云南人,孙静琛向每一位热爱旅行、热爱文化的朋友发出诚挚邀约,因为香格里拉足以支撑每一份对诗与远方的热爱,更能够满足对世间美好的所有期待。“今后,我想创作一部与香格里拉相关的文学作品,拍摄完成一部自香格里拉取材的电影讲述我眼里的香格里拉。同时,希望诞生在香格里拉的二四书院,将来能够遍布云南的其他州(市),乃至国内一些文化涵养深厚的城市。”
发布会还在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维西县设立了分会场,以视频形式展现香格里拉的大美风光,诚邀大家走进世界的“香格里拉”。
未来,迪庆将以拓展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为主线,做实“杜鹃季”“雪山季”“观鸟季”“穿越三江”“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等系列产品,补齐冬季和高原旅游短板,打开长期以来“只做半年生意”和“只有高海拔观光游”的瓶颈,着力推动迪庆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助力文旅产业固本培元“增后劲”。力争到2025年,全州年接待游客达到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1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左右。
云南网记者 张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