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讲好全省各族群众牢记嘱托、团结奋进的生动故事,记录云南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亮点,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专栏,数往知来,惟实励新,唱响云岭大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时代赞歌。
《半月谈》杂志刊文 聚焦云南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6月8日,《半月谈》2023年第11期刊文《第二次“一步跨千年” 追梦彩云之南》,报道云南近年来扎实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族群众阔步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
文章指出,云南坚持用发展的思维谋划民族工作、用发展的办法推进民族工作、用发展的成果促进民族团结,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十三五”时期,云南25个边境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围绕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积极开展全域创建,目前已有13个州(市)、10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示范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命名384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以及1065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求是》杂志聚焦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竞相绽放
《求是》2023年第11期刊发求是杂志社、云南省委联合调研组署名文章《彩云之南焕发发展新活力》,聚焦云南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云南省创新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25个边境县(市)为突破口,推动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模范长廊)创建,制定实施《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力争2023年底前将374个沿边行政村初步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讲好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赓续民族团结精神血脉。截至目前,云南省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13个、示范县(市、区)44个、示范单位56个,1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组织智库专家开展宗教工作专项调研
6月4日至8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组织云南宗教工作智库专家前往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宗教工作专项调研。此次专项调研是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依托专家智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全省宗教工作提出专业见解、提供智力支持、发挥智囊作用的新举措,将为推动云南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召开兴边富民工作会议 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云南省召开兴边富民部署推进会议,会议总结了“十四五”以来全省兴边富民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明确,兴边富民工作开展要锚定工作目标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夯实边境地区发展基础,培育壮大边境地区产业,增强边境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维护好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培训班在昆明开班
6月6日,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培训班”在昆明开班。本次培训为期14天,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省民族宗教委、昆明市委党校、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等进行专题授课。培训班期间,将开展经典诵读、中华传统文化(太极)体验、优秀爱国主义电影展映等活动,还将组织学员赴上海开展7天的现场教学,为各位学员提供交流学习、拓宽思路、相互借鉴的机会。
踏歌起舞 云南民族风采“情”动深圳文博会
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精彩亮相。云南是孕育歌舞的沃土,云南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展区内,孔雀舞《金湖边》、傣族宫廷长甲舞、舞蹈《水的女儿》等一批特色民族舞蹈轮番上阵,散发出夺目光彩,绚丽的民族风情引来不少人驻足欣赏。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丽江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丽江:旅游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新闻报道,文章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丽江利用自身的多民族文化优势,铸就了旅游的辉煌,推动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在丽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4.43万户17.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并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创新发展旅游业态,搭建各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和舞台,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丽江越开越盛、越开越美。
曲靖市与广西崇左市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共建机制
曲靖市民族宗教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民族宗教委签署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联盟共建协议》,探索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联盟共建机制。今后,将把共同解决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难题和发展“瓶颈”作为结对共建的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资源互享、机制互联、保障互助、干部互学、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的工作目标。按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有关要求,不定期组织双边各族青少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通过互观互鉴互享,推广在创建大联盟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法,推动双方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玉溪市深入实施“五大工程” 抓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近年来,玉溪市深入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繁荣发展共享、融荣社会构建、市域治理现代化、典型示范引领”五大工程,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实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程,以信念文化构筑精神家园;实施繁荣发展共享工程,增进民生福祉;实施融荣社会构建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以法治良序巩固社会和谐;实施典型示范建设引领工程,抓示范推动全域创建。
德宏州建立民族工作委员制和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建立民族工作委员制和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分别涵盖27家民族工作委员单位、20家民族工作成员单位和21家宗教工作成员单位。民族工作委员制主要明确委员单位主要职责和具体任务,明确委员及联络员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报告制度。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宗教工作协调机制主要明确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下一步,德宏州将建立完善议事协商、信息通报、联合调研等各项制度,督促各县(市)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
迪庆州将举办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系列活动
“迪庆·香格里拉2023年端午赛马节”将于6月22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开幕,活动为期3天,期间将举办“飞马拾银”话端午大型文艺汇演、民间鞍马具展评活动、赛马竞赛等活动。本次活动赛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将集中展示赛马节的优秀传统文化。届时,除迪庆州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贵州省等地也将派出队伍参赛。香格里拉赛马节已成为进一步推动香格里拉旅游经济的发展,展示香格里拉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地区商贸交流的综合性盛会。
腾冲市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
保山市腾冲市充分依托旅游景区聚合性功能平台,在全市47个A级旅游景区启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涌现出和顺古镇景区、滇西抗战纪念馆、司莫拉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标杆,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腾冲市坚持景区创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丰富景区民族文化内涵,推动各民族共享旅游成果;加强景区服务人员培训和旅游景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游客在游览体验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围绕“唱响民族团结赞歌,办好边疆民族教育,促进民族繁荣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麻栗坡民族中学整合资源搭建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传承室,为各民族深度融合提供良好平台,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 麻栗坡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策划:段琪宇
统筹:杨景涵 王波
编辑:杨景涵
主播:徐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