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讲好全省各族群众牢记嘱托、团结奋进的生动故事,记录云南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亮点,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专栏,数往知来,惟实励新,唱响云岭大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时代赞歌。
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红河州河口县召开
7月6日,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召开。去年以来,云南省各地各部门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19项指导性指标已完成12项,其余指标正加快推进。省级已统筹下达建设资金137.9亿元,各边境县(市)总计划实施的14537个项目已开工92%、完工78%,374个沿边行政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自然村通硬化路率、5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所在县市农村平均水平。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瞄准目标、抓住重点,确保在今年年底前高质量如期完成19项指导性指标,努力将沿边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示范。
云南省民族地区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勇于创新,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推普主阵地作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三科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工作,2019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2022年实现普通高中全覆盖。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重心向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打通推普用普“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省129个县(市、区)少数民族群众会说汉语比例达98.73%,普通话普及率为79.24%。
云南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专题培训班在昆明举行
7月3日至7日,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的云南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专题培训班在昆明举行。本次培训班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华民族发展史等专题辅导。培训期间,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和辅导,全体学员赴云南民族博物馆、昆明市盘龙区小坝社区开展现场观摩教学。
《云南省实施“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方案》印发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牵头联合省科协、省地震局印发《云南省实施“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科技赋能兴边富民、科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民族地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养。云南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薄弱地区、边境县(市)将全年开展该项活动。
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用傣汉英三种文字翻译出版中印文化交流典籍
由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组织翻译的中印文化交流典籍、傣文经典《兰嘎西贺》,由云南美术出版社用傣、汉、英三种文字合册出版。《兰嘎西贺》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是傣族家喻户晓的一部民间叙事长诗,广泛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保山市等地傣族生活的地区。
云南浙江“东迁西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培训活动启动
云南怒江(泸水)·金华(永康)“东迁西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培训活动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启动。本次培训活动安排了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制造等实用技能课程,教学方式兼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有线上教学也有交互式异地培训。培训活动将有效提升广大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实现更加广泛深入全面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
昆明市创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
昆明市整合互嵌式社区优势资源和党校、高校教学研究力量,创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打造云南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践、悟、行”一体推进的社区工作者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依托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开发实用教材,讲透专题教学;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讲活场景教学;依托国家、省级示范社区典型经验,讲通实训教学。构建“政策+实务+实战”赋能体系,培育壮大社区工作者骨干力量。
昭通市着力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近年来,昭通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促进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以“互嵌式”居住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围绕东部地区紧缺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有组织的规模化劳动力输出,以“互嵌式”就业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搬迁群众”联动发展模式,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如今的昭通,各安置区(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民生短板持续补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族搬迁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谱写乌蒙大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玉溪市将红色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近年来,玉溪市将红色教育基地与民族文化阵地、党建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玉溪市建设、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1个,其中,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市级1个,县区级13个;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及玉溪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为主要内容,共计开展各类宣讲414场次、受众达5.6万人次;推出8条“强国复兴有我”精品学习体验线路,覆盖9个县(市、区)的红色遗址遗迹,让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根植在各族人民心中。
红河州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加快沿边地区产业发展、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示范引领,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不断扩大辐射效应。目前,红河州沿边村寨全部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沿边村委会5G网络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沿边村寨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所有沿边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一个个边境村寨逐渐展露新颜。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修订)》实施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修订)》(以下简称《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深入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设置民族中小学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加强国门学校和边境乡(镇)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怒江州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号召怒江州各族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念,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拥护者;砥砺奋进,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继往开来,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者。倡导持续发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精气神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工作作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共同谱写新时代怒江州民族工作新篇章。
策划:段琪宇
统筹:杨景涵 王波
编辑:杨景涵
主播:徐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