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创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 示范创建 >> 正文
播下团结“种子” 结出同心“果实”——石林县民族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掠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 17:17: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原标题:播下团结“种子” 结出同心“果实”——石林县民族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掠影

“五旗五徽”矗立在恒光阶梯

  “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近日,记者随中央省级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行采访团来到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徜徉校园,只见主干道安置了“五旗五徽”为主体的宣传展板,校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寓意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徽熠熠生辉,民族团结进步大型浮雕、56个民族小浮雕在运动场边延伸……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石林县民族中学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定点41所全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之一。学校始建于1937年,系已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彝族将军张冲创办。近年来,学校立足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中学的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明确“两联四型三传承”工作思路,以“六个一”为载体,以有利于民族团结为核心,融入课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出了具有民族中学办学特色的“石榴花开籽籽连心”党建品牌,有形有感有效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特色教学 润物无声铸心魂

  在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记者惊艳于由同学们创作的一件件或文采斐然的诗歌、规范工整的书法、精致细腻的刺绣作品。

  “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课堂教学及课程管理,还要让同学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校结合‘三个传承’,创新开设了诗词鉴赏创作、围棋、书法、民间绘画、刺绣、大三弦舞等52门云鹏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林民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石林县民族中学校长陶银富骄傲地说,通过设立民间绘画室、刺绣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阿诗玛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硬件设施,定期开展云鹏课程的学习和体验,让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正在对学生进行采访

  石林县民族中学八年级学生者重悦选择的是刺绣课程,她说:“我的奶奶就会刺绣,虽然现在我只会简单的图形,但是通过学习刺绣,不仅陶冶了情操,还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石林县民族中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创建的内涵和质量。2020年学校《民族高级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成功完成首批特色高中项目申报,被列为昆明市首批特色高中,承担了省级重点课题《民族高级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资源研发的行动研究》,培养了大批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实践活动 传承精神搭桥梁

  除了云鹏课程,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手段。

  石林县民族中学通过开展“回望经典,晕染书香”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典润时光,书香满校园”经典诵读等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学生心中厚植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怀。学校重视传统节日教育,通过开展“孝父母知感恩”“赏民俗忆传统”“爱祖国祭英烈”等形式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结合石林县民族资源优势,学校积极推进传统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师生头脑”,将石林本地的名人名事、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等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石林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彝族优秀艺术文化传承研究”工作,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让传统民族文化走进课堂。

学生参观学校主题展览

  此外,学校历来重视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2017年6月和2019年5月,学校和西南民族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举办主题为“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国际文化交流周;2018年10月14日,来自99个国家110个赛区的216名参赛选手及111名领队到学校开展主题为“云鹏叙友谊,携手共成长”的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交流会;2023年4月,与长湖中心学校联合举办了以“远行思恩,共谱新章”为主题的师生联谊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真挚感情。

  青年者,国家之魂。经过多年的实践,石林县民族中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特色课程和独特做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学生的心中,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学校先后创建为“云南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记者 陶红 王云飞 陈慧君 黄世俊)

责任编辑:杨景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