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云南西双版纳探索“景区+主题馆”模式
各族群众在主题馆内聆听讲解。 西双版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 供图
寒冬时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听公园繁花似锦、游人如织。“这是我今天下午的第三场解说。”解说员玉罕儿哑着嗓子说,“最近我们馆上了央视,更多群众知道了,来曼听公园就要求我们讲解,学习热情很高。”
西双版纳州居住着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等多个民族,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特点鲜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生共荣的典型地区。玉罕儿是4A级景区曼听公园的解说员,也是建在公园内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以下简称“主题馆”)的解说员。2022年3月开馆的主题馆,成为展示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窗口。
聚焦主线
曼听公园历史上曾是车里宣慰使的“御花园”。走进曼听公园大门,周恩来总理纪念碑映入眼帘。这座纪念碑,向游人讲述着周总理和各族群众欢度泼水节的故事。历史悠久的曼听公园,是各地游客重要的“打卡地”。位于曼听公园核心景区的主题馆落成后,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走进主题馆,“序”“根深叶茂·休戚与共”“百年锻铸·风雨同舟”“牢记嘱托·赓续绵延”“一城两区·‘象’往之地”等5个部分,深情回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双版纳的关怀和支持,全面展示了西双版纳厚重的历史文化,生动再现了西双版纳各民族共同走过的奋斗之路、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
“我们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了这个位于城市中心区和旅游景区的主题馆。”西双版纳州民宗局局长玉坎嫩介绍说,主题馆已成为西双版纳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2023年入选云南省首批2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除了建线下实体馆,西双版纳州还率先在云南省开展主题馆流动宣讲活动视听一体化建设,“一比一”还原线下展馆的真实场景,打造“云上720°全景展厅”,不断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线上渠道。自开馆以来,主题馆线上线下参观人数累计达50万余人,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约700场次的参观者。
为充实展馆内容,扩大覆盖面,主题馆联合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并实体化运行一室(专家工作室)、一站(同心圆工作站)、两基地(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组建宣讲团队,重点放在广大农村、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常态化开展“主题馆下乡”巡展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精心策划
内容涵盖如此丰富、面向的群众如此广泛,如何建设主题馆,是一个难题。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秘书长、主题馆策划倪瑞璘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们定位于景区型主题馆,与建在机关、党校、学校的不同,具有很强的群众性,每年300多万游客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倪瑞璘说,“在内容和设计风格上,我们走‘感情路线’,以情动人,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着力讲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动人故事。”
主题馆“建起来”只是第一步,紧接着还需要建立完善常态化教育机制,让它“用起来”。为此,西双版纳州委统战部、州民宗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建章立制。与曼听公园建立日常维护、接待、解说等一整套合作机制,将主题馆纳入景区景点建设和推介;
——壮大队伍。与州委党校和共青团、教体局合作,从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双版纳州研究基地选调优秀人才,从全州“石榴籽”青少年宣讲队中培养主题馆的“小小讲解员”队伍,从导游队伍中选拔培养解说员,充实解说队伍;
——组织学习。在全州范围内持续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师生到主题馆开展专题学习,把到主题馆的学习活动纳入党课、团课、队课,纳入主题党日活动,纳入各单位的主题教育、各级党校现场教学点,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和中小学师生全员参与学习。
为了进一步发挥主题馆的宣传教育作用,西双版纳州还积极推动主题馆与各部门的合作,融入各项工作,让主题馆“活”起来。在州委党校和云南省有关专家支持下,打磨出日益完善的主题馆解说词。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教师、主题馆兼职解说员洛捷说:“我们不断完善解说稿,不断融入中央的最新精神,融入鲜活的实践,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各地到主题馆开展活动的党员干部收获颇丰。“我们更加明白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的重要性,要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名党员干部说。
以旅促融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游客在曼听公园里走累了,便会到主题馆驻足休息、纳凉。“中老铁路中国段修建难度极大,工人在40摄氏度以上的隧道里,靠着冰块降温坚持作业,这样的筑路精神彰显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展馆内,讲解员们生动的讲述,加上互动式的打卡签名体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们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角度讲普洱茶、茶马古道的故事,从各民族共同守护边疆的责任担当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都觉得新鲜,引起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玉罕儿说,“大家了解到70多年前的西双版纳交通不便,骑马到临近的普洱市都要七八天,他们都很震撼,进而对帮助我们消灭疟疾,修通公路和铁路、建机场的党和国家产生由衷的感恩。”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游客张新月来自四川,她在馆内参观完后说,打铁技术从内地传入西双版纳,对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基诺族传统节日特懋克节,意为‘盛大的打铁节’,就是中原和边疆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2023年9月,西双版纳州聚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在云南省率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区。在这一工作中,融入景区景点建设的主题馆被纳入10条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精品线路之一、10个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基地之一。
“主题馆是西双版纳‘以馆为媒,借旅促融’工作模式的成功探索,我们将持续发挥主题馆的作用,让它用起来、活起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教育阵地和展示窗口。”玉坎嫩说。(作者 龙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