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50余名各民族代表赴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文物古籍展
近日,在北京参加“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的云南省各民族代表们一行50余人,应邀到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沉浸式了解文物古籍背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大家在花瓣古籍墙驻足体验,从缓缓滑出的花瓣中打开古籍影印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阅读的仪式感;在“同心共振”互动专区,大家用手掌长按鼓面,观看龙凤呈祥的特效,聆听各民族音乐的交响。
代表们表示,通过参观展览和聆听介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感到非常骄傲自豪。
参观完展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云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玉南坎十分高兴。她说,来到“民族之家”——民族文化宫感到非常亲切,看到很多来自家乡的文物在这里展出感到非常自豪。她要把在这里看到的、感受到的带回去,讲给乡亲们听,大家一起努力,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好、把边疆守护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由国家图书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于1月25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活动现场通过短片放映、史诗民歌讲唱、口述史访问场景还原、专家交流等形式,展示了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在云南省开展试点工作的成果,反映了该计划的意义价值和工作方法,展现了云南省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和基诺族8个民族的独特魅力。
活动承办方之一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廖永霞表示,通过参观展览和聆听讲解,代表们和工作团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典藏计划的稳步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开展口头传统抢救性记录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多样性的同时,下更大气力挖掘各民族思想观念与文化传承的共性,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活态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