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全域抓创建 石榴渐次红——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长)会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授牌仪式侧记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8日 17:49:00  来源: 云南网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即将来临,云岭大地上年味渐浓,从热带雨林的傣寨竹楼,到雪域高原的雄峰碧湖,到处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全省各族群众共同迎接“我们的节日”到来。

  和谐共融、亲如一家的喜悦,注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2月6日下午,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委主任李欣心中除了对龙年春节的期盼,还多了一份更实在的欢喜。大理州第二轮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大理州宾川县也同时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收到国家民委颁发的匾额,他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在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有幸代表大理州和宾川县各族群众,接受这沉甸甸的荣誉,这是我们收到的最珍贵的春节‘礼物’。” 

  在2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长)会议上,国家民委命名的云南22个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命名的486个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21个第二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代表接受了授牌。每一位代表的心中都洋溢着激动。正是他们所代表的千万名云岭各族儿女,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在云岭大地催开团结之花、幸福之花。

  荣誉擦亮的是家国情怀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大山的守边员熊光泽,经常带着孩子为界碑描红添色。1950年以来,熊光泽一家三代人接续肩负起守边员的职责,巡逻足迹遍布罗家坪村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为界碑描红添色,成为一家人表达守护边疆坚定信念的方式。

  罗家坪村这几年依靠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养殖业,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1万元。村里还发展了草果种植业,办起了香猪养殖合作社,随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推进,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而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进一步充实了强边固防的力量。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马关县每一个干部群众都牢记在心。文山州民族宗教委主任马应聪代表马关县接过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匾额,接受采访时他一直没有放下这个金色的荣誉。“马关县境内国境线长91.7公里,全县居住着汉、壮、苗、彝、傣、布依、瑶等民族,常住人口31.8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深入推进,‘有国才有家,守好边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已经成为边境线上各族群众的共同信念。”马应聪说,近年来,马关县坚持主线,立足兴边富民、山水田园乡村旅游、民族团结进步“三个示范县”战略定位,31.8万各族儿女齐心向党、感恩奋进,擦亮“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政治底色,用“三代守边人、界碑就是传家宝”“全国最美家庭”熊光泽和田湾各族群众70年团结守边宣誓的守土固边信念,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家国情怀;用“世界铟都”和“中国草果之乡”资源优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诠释“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愿景;用“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熊朝忠的拼搏精神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增进认同、凝心聚力,诠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

  荣誉擦亮的是文化认同

  “一送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每当傍晚时分,彝良县迤乌村后山彝族风情园内红歌悠扬,园内居民吃完晚饭后便聚集到风情园广场,大人们饶有兴致地练唱着红歌,孩子们也围坐在老支部书记王学成的身边,听他教唱着《歌唱二小放牛郎》《快乐的节日》等少儿红色歌曲。

  昭通市彝良县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之一,是军事家罗炳辉、革命先烈刘平楷、英雄战士徐洪刚的故乡。贺龙、萧克曾带领红二、六军团三进三出彝良县奎香乡,指挥打响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当地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创建工作,着力用好红色资源“传家宝”,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爨宝子碑》,竖立在曲靖市第一中学,每天都在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默默述说着“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推进“书香麒麟”建设,持续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品读中华经典、感悟先贤智慧”等活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1万余处。挖掘《爨宝子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等珍贵文物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增进文化认同。

  2023年,彝良县和麒麟区均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

  荣誉擦亮的是互嵌交融

  每周一上午九点半,伴随着高亢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都会举行升旗仪式。社区服务中心前的“家”文化广场上,辖区内党员、警察、城管、医生、退役军人、学生、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及公共单位代表面向五星红旗齐唱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浓厚的爱国之情在每个人的胸中久久回荡。

  联盟街道宣传委员朱楠介绍,小坝社区隶属于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居住着汉、彝、傣、哈尼、回等33个民族的居民1.09万户3万余人。近年来,联盟街道小坝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从细微处入手,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推动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中交往交流交融,使社区成为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互嵌式”和谐家园。2023年3月6日,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与来自昆明、大理、曲靖、楚雄四个州(市)的34个社区党委书记签订探索“中国式幸福平安社区”,创建“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跨区域大联盟”共建协议书;联盟街道还组织小坝、金星社区,与尚冈村磨歇村小组签订“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跨区域大联盟”结对共建协议。2023年,联盟街道被命名为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主任毕春华说:“在创建工作中,昆明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效应’,强化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仅让昆明成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幸福春城’,更通过联盟的形式,让互嵌发展成为更多地区、更多各族群众的‘幸福路径’。”自昆明托管磨憨以来,不仅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的创新做法,更让互嵌式发展从省会向更大的空间不断延伸。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数量居全国第2位;累计命名428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荣誉的获得只是新的起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永远在路上。当获得命名的代表们走下主席台时,手里捧的是荣誉,心里坚定的是久久为功的决心。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