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阐释好、宣传好党的民族工作政策,推动理论宣传的方式创新和手段革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理论交流”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正确把握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四个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云南成效。
作者
尤伟琼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力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关系”,构建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将“四个关系”融入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逻辑循序渐进,教育内涵层层递进,教育成效不断升华。
学前阶段重在培育情感。通过“同唱一首歌”,教育引导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感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小学阶段重在增强国家认同。通过“同上一堂课”,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基本国情,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故事,引起情感共鸣。
初中阶段重在增强文化认同。通过“同读一本书”,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和感性体验相结合,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高中阶段重在增进政治认同。通过“同办一活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辨析、实践等方式,树立正确“五观”。
高等教育阶段重在强化使命担当。通过“同上一门课”,共同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实际生活中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此外,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各学段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上要准确把握“四个关系”,坚持系统融通、培根铸魂,实现全员育人、全域育人、全过程育人,培养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增强教学育人功能。抓牢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教育体系,学前教育阶段融入游戏和活动,义务教育阶段融入国家、地方课程教材,高中阶段以思想政治、历史课等为重点,高等教育阶段依托相关课程或活动开展专题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加强教师培养培训,锻造过硬教师队伍,提升育人意识和能力水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学段学生心灵深处。
创新实践育人路径。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视频教学+实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从“体验式”到“沉浸式”学习,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以及党日团日队日、主题团课、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和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活动。鼓励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等教育基地与学校深度合作,发挥各类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场景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历史、校园景观、公共空间,合理布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标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刊、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发挥教室、阅览室、走廊等场所的教育功能,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理论政策。以特色校园文化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比如读一本民族团结书籍、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演讲比赛、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举办一次展示民族团结的文艺节目等,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加强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互鉴,定期开展说课比赛、共建活动等,推进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教育教学。鼓励社区与学校联动,发挥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关工委、街道等组织优势,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