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首页 | 邮箱    
在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2023年旅交会为窗口看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3日 11:21:00  来源:云南网-民族时报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只有一个景区,那就是云南。去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聚焦云南风土人情,让许多游客不是“等风来”,而是到云南“追风去”。今年元旦至今,“半个中国的游客在云南”“苍山洱海变为人山人海”的热帖,几度刷屏网络。

  这,与云南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息息相关。去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民族地区旅游优质供给更加丰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人次大幅增长,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

  云南被誉为“旅游天堂”。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快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扎实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不断提升景区品质,以旅促融,以旅游高质量发展加速各民族交流互鉴、融居共享,让创建更具亲和力、更具感染力、更具互动力、更具发展力、更具影响力,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象往的地方”“去有风的地方”成为各地游客追求“诗和远方”、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居的交融之地。

  今年1至10月,云南省接待游客9.17亿人次,全省旅游总收入1.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云南生根开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11月17日至19日,以“你好!中国”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分别在上海、云南交替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23届,成为与柏林旅展、伦敦旅展齐名的世界三大旅展之一,也是亚洲第一的旅游类专业展会,为推介中国及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中外旅游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为期3天的会期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推广机构、相关企业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国际买家参展洽谈。云南是本届旅交会展出规模最大、设置展台最多的省份。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2万多平方米,搭建80个特装展位、264个标准展位,全省16个州(市)文旅局以及省内外580家单位、企业、相关组织参展。

  来到展会,相当于游云南、逛中国、看世界。一个个展位,搭建起云南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美好云南、美好中国,邀约国内外客商共话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一个个展位联合起来,成为展示云南依托自身旅游资源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活实践的窗口。

农文旅新旅行展区

  注入旅游新内涵 推动创建更具发展力

  旅交会上,以“绿色云品,世界共享”为主题的云南农文旅融合特色资源馆,重点展示了云南十大名咖、名花、名茶等特色农文旅资源,这里人头攒动、鲜花芬芳、茶香四溢、水果多样,无论是品尝购买商品还是要寻找合作平台的客商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在曼老江咖啡展区,云南德潞咖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梦露蝶意式拼配豆、黑颈鹤意式拼配豆、亚洲象意式豆、滇金丝猴意式豆、熊猫挂耳咖啡等系列产品引人注目。

  “最近普洱咖啡很火。5年前,普洱咖啡在一线城市的咖啡馆里是很少看得到的,现在一线城市很多咖啡馆的菜单上会明确地标注云南某个庄园的咖啡,这对普洱咖啡品牌的打造很是关键。”展位负责人邱先生表示,都说中国咖啡看云南,因为中国98%的咖啡豆产自云南,而云南咖啡豆近一半的产量都来源于普洱。曾经种一斤咖啡豆买不回一杯咖啡,是云南咖啡豆难以抹去的尴尬。可现在,随着精品咖啡率和咖啡精深加工率的提升,云南咖啡逐渐冲破迷雾,迎来曙光,咖啡从田间地头走向城市街头,衍生出了“咖啡经济”,普洱的一些咖啡园正朝着精品咖啡+休闲游的“咖旅”融合方向发展。

  这是我省注重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总结推广乡村旅游的云南模式,引导全省乡村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个个乡村成为景区,云南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各族群众积极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享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被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新内涵,“五个认同”不断增强,推动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具发展力。

非遗产品展示

  打造旅游新路线 推动创建更具影响力

  近年来,云南积极顺应旅游升级、消费升级新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景区、景点、旅行社等联手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高质量旅游的需求,让游客在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全国267项丰富多彩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本届旅交会,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展示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消费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字眼映入眼帘,云南发布的10条非遗旅游线路更是吸引着过往客商侧目。这是云南在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整合全省非遗资源的创新性做法。这些线路涵盖了省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大量可体验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让各族游客在感悟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同时,促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起来,让旅游“热”起来,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帮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彰显非遗的时代价值。

  11月17日,在旅交会开幕之际,“坐着火车游云南”旅游列车平台首次亮相,首趟“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在昆明站首发,载着480名游客开启一场环滇旅行。

  据悉,“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是国铁昆明局为促进引客入滇、乡村振兴,探索云南旅游业发展新方向,全新打造的旅游服务品牌。结合云南旅游特色和旅游市场需求,推出滇南、滇西、滇东旅游环线等不同线路、不同主题的谱系化旅游产品,“从雪山到雨林”,让游客坐着火车便能感受到云南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及立体气候所造就的独美风景,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游客的民族自豪感。

  这成为云南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积极响应云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及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铁路+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除了旅交会上展现的10条非遗旅游线路,云南还着力打造滇西、滇东旅游环线、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和以昆明为牵引的滇中城市群旅游区,精心打造长征精神、雪域高原、乌蒙磅礴、南疆烽火、滇西抗战、民族团结6大类型红色旅游线路,推出22条历史文化精品线路。

  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更加精准地满足各族游客的需求,搭建起了更加广阔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推动云南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具影响力。

  发展旅游新业态 推动创建更具亲和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成熟,发展旅游新业态成为必然的趋势。让旅游产品更具亲和力,满足游客新需求成了云南旅游从业者不懈的追求。

  丽江古城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三项桂冠,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在新时代,丽江为不断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壮大,不断发展旅游新业态,在做优、做精旅游产业中擦亮“舍不得的丽江·忘不了的古城”招牌。

  此次云南体育旅游展馆里,地处丽江玉龙县白沙镇的猎鹰谷景区以“户外运动天堂 四季赛事乐园 生态康养福地”为主题,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让人眼前一亮。

  猎鹰谷景区位于丽江古城至玉龙雪山黄金旅游线上,是丽江城区旅游环线重要节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猎鹰谷景区已形成“旅游+体育+康养+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

  同时,云南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康养旅游新业态。比如,洱源县大理地热国景区积极开发“温泉+康养”“温泉+理疗”“温泉+美食”等不同体验内容,并通过挖掘当地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加大中高端温泉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丰富旅游业态;保山昌宁围绕“一山一江一叶一泉一城”等优势资源,促进“旅游+”等业态模式发展,让游客真切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普洱市依托茶产业在茶源寻根、茶俗体验、庄园度假、养生旅游等领域探索创新,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新业态……

  这些都是云南加快旅游产品业态创新的实例。近年来,云南围绕度假康养、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以当地群众广泛深入参与、游客深度融入体验、东西部市场主体深化合作为切入点,推出一批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

  在一个个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中,云南旅游升级迭代,不断满足现代游客需求,让游客和本地群众在旅游构建的多元情境交流中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各民族文化共享、文化交融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培育旅游新主体 推动创建更具互动力

  云南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注重培育新主体,推动民族地区医药资源、特色节庆展会、旅游演艺等传统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打造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文体商旅综合体,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台唱戏,在文旅融合中提升文化的活力。

  本次旅交会,云南农文旅融合特色资源馆里的文山文旅消费馆容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县(市)12家企业进行旅游商品宣传展销,产品包含三七、石斛、辣椒等。

文山州展区

  近年来作为“三七之都”的文山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注重医养服务供给,促进中医与养生、中医与养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这种新业态不断擦亮着文山康养之都的新名片,让各族游客在如画的绿洲中疗愈身心。

  培育旅游新主体,丽江也在持续发力。以丽江千古情景区为例,这里被称为“丽江文化之魂”。《丽江千古情》以大型歌舞的形式重现了“纳西创世纪”“泸沽女儿国”等丽江流传千年的历史与传说,引领观众感受丽江的魅力。另外,茶马古街、那措海、雪山沙滩、民族村落、千古情广场、大型室内科技游乐综合体等多个主题区域,已经成为一个个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文体商旅综合体,为文旅融合打造了新高度,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增添了新的活力,成为云南培育旅游新主体,打造文旅新高地的耀眼明珠。

  火把节、泼水节、目瑙纵歌节……就在11月19日的2023云南·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旅游节上,号称“天下最长宴席”的长街古宴活动举行,也让“云南有过不完的民族节庆”再一次得到证明。

  依托丰富的民族节庆资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印发《关于广泛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的通知》,做好“节庆+宣传”“节庆+体验”“节庆+交融”等文章,让民族节庆走进社区、走近各族群众,让游客和当地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使民族节庆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各族群众坚定“五个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个个旅游新主体的打造,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云南各族群众、游客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着力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走深走实。

云南康旅集团展区前舞蹈翩翩

  用好旅游新基地 推动创建更具感染力

  云南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这些美景多处于各民族共居的山水之间,可以说云南的景区景点就是各族群众生活的场所和家园。

  为此,近年来云南用好新基地,坚持典型示范、创新引领。聚焦旅游城市、景区、乡村,充分发挥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的示范作用,突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让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作为本届旅交会的参展商之一,斗南花卉带来了品种丰富的鲜花展示、花卉拍卖体验及花艺设计展示,尽情诠释“亚洲花都”的魅力,全力打造展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窗口,让观众饱享一场云花视觉盛宴的同时,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助力云花展翅未来。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作为当前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早已成为云南省旅游的“重要一站”,许多朋友表示“到了春城昆明不来一趟斗南花市,旅程总觉得不完整”。风雨40年,斗南花卉市场经历了从农田到菜地、从菜地到花田、从花街到花市、从花市到景区的转变,也成为云南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基地。

  此届旅交会上,临沧展区以“温度临沧 活色生香”为主题,围绕临沧旅游市场新变化、旅游消费新需求、旅游产品新动向,突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等优势,着力擦亮临沧旅游特色招牌。

  近年来,临沧突出茶文化、佤文化、生态等优势资源,不断做实“旅游+”“+旅游”,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用好旅游新基地,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临沧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和抓手,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将良好的生态资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在云南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个新崛起的田园综合体,成为云南引导全省乡村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的缩影,也成为一个个展示云南用好旅游新基地,推动创建更具感染力的窗口。

  记者手记

  什么叫云南的生活?是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是高黎贡山猿啼鸟鸣的自然之音,是红嘴鸥漂洋过海的春城之约,是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浪漫邂逅……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吸引着无数的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客商来到这里。

  据了解,截至11月18日,本届旅交会现场共开展795场交易洽谈活动,现场销售总额和意向性销售总额达到了234.0432亿元人民币。这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带给当地群众的实实在在的收获,云南各民族共同打造了这个叫云南的景区,也共享着这个景区带来的福利。

  这一串数字,需要无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完成。在此过程中,他们“触景”生情、“共景”同心,见证着云南各族儿女一家亲的生动故事,在旅游中结识“远方的朋友”,成为生意上的伙伴,心贴得更近,经济交流也让彼此的关系趋向更加稳定。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此次旅交会在云南举办,是云南文旅发展大繁荣的表现,打破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壁垒,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互嵌,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成为展现云南、展示中国和谐团结、开放包容形象的窗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云南力量。

  有朋自远方来

  “你好,中国!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到云南,认识这么多的好朋友。”来自格鲁吉亚的妮娜第一次随参展团来访中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用不很熟练的中文打着招呼。

  作为拥有最大规模国际参展商参加的国际旅游展会之一,本届旅交会像妮娜这样来自国外的旅行商便有八九百名。此外,还有来自南非、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尼泊尔、马来西亚、老挝等8国旅游部,波兰、乌克兰、意大利等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以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太平洋旅游组织、上合组织等6个组织代表,一共7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在展会现场展示全球各地的文旅资源,推动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

交流

  搭建“交个朋友”的合作平台

  “这次来旅交会,一方面是向全世界推广不丹的跨境游,我们有雪山湖泊,有独特的美食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是想多结交一些同行业的朋友,大家一起才能把旅游的事情做好做大。”幸福王国旅行社总经理白玛扎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据他介绍,目前旅行社的导游全部都经过中文培训,可以很好地对接中国游客旅行需求,期望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

  “我们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交流合作新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涉及云南文旅事项有关工作,建立健全与缅甸曼德勒省旅游机构联系机制。修缮开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志明昆明旧居,增进滇越人文纽带联系。赴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环游世界使馆开放日、茶和天下·雅集等云南文旅主题推介活动,助推多层次区域旅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对于成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很有信心,他简要介绍了这些年做的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只是云南着力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的缩影。

  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

  “我们十分重视中国市场,一直在关注文旅行业投资等方面的消息。这次来参加旅交会,能真切感受到文旅行业复苏,文旅投资环境的改善,相信在中国可以很好地把我们的文旅事业持续下去。”日本国家旅游局成都办事处首席代表佐藤仁正在与组委会工作人员对接旅游投资有关事宜时表示。这样的场景,不时在场馆中上演。

  “本届旅交会重点以区域合作形式进行展示,国内着力推出长三角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海外按照‘一带一路’、欧洲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联合展示,凸显区域合作成果。此外,本届旅交会将举办全球旅行商大会,聚焦国际旅游市场,围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旅游吸引力、中国旅游如何走向世界等内容进行研讨,分享发展经验,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旅游国际合作,突出地方旅游实践,为旅游业加快复苏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通“特色文旅”的合作渠道

  “乘着中老铁路的便捷东风,我们准备在开发特色文旅线路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中老铁路带来的最好历史机遇!”老挝双龙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推广员龙晓莉参展目标明确,要把老挝这个非热门旅游目的地,打造成具有独特文旅吸引力的“网红打卡点”。

  在此次旅交会上,中老铁路是一个焦点话题。“我们成功举办了中老铁路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中老铁路路演推广活动,同时举办上合国家青年文旅与创新创业交流活动,让旅交会在展览、交易同时,更有不同主题的思想碰撞和理论研讨,为全球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提供解决方案。”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刚参加完中老铁路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对打通文旅合作渠道“最后一公里”问题深有体会。

  被问到云南如何打通文旅合作渠道,云南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加快文旅“走出去”步伐,借助“云南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打造大象旅行团文旅IP,向世界展示七彩云南和谐、温暖而又有趣有爱的旅游形象。成功举办中国G219旅游推广联盟联席会议暨最美自驾线路推介活动,全网全媒体曝光超2.3亿次。首次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推出270余项主题活动、20条文旅特色线路及375项惠民措施,微博话题阅读总量达17.8亿次,抖音话题视频累计播放量11.2亿次。

  盛会迎贵客,真心待朋友。在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短短的3天会期里,云南以周密部署、周到服务搭建起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让远方的朋友,因为一场盛会,成为最亲近的朋友。

怒江州主题展区歌舞表演

  人同心事可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事可为。在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关键在人,根本在人的交往交流交融。

  先来看云南省2023年旅游业蓬勃复苏的一组亮眼数据。

  1至9月,全省接待游客8.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32.9%,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4.4%、121.8%。

  游客结构趋稳向好,中青年游客成为我省旅游市场主力军,年龄在23至45岁的游客占比达45.8%。

  “回头客”比例增高,76.7%的国内游客是二次或多次来云南旅游。大理成为年轻人最想去的5个地级市城市之一,上榜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2022年以来建成半山酒店47个、帐篷酒店32个、旅游营地106个、等级旅游民宿162家,推出徒步旅游道路8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0条,培育新业态旅游企业281家,3家企业列入全省上市“金种子”企业名单……

  共同携手孕育新希望。“这次旅交会,我们是组团来的,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唯有集中优势资源,才能更好地迎接风险挑战。当然,我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希望大家多多了解冬游迪庆的优惠政策,体验滇西北沿线的深度游,我们整个景区会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香格里拉巴拉格宗景区工作人员文娟对大理、丽江、迪庆三州市协作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滇西北旅游专题推介会上表示,三州(市)共同携手,在“全省一盘棋”的大格局下,充分挖掘滇西北旅游资源新优势,切实加强滇西北大理、丽江、迪庆三州市区域协作力度,全力推动三方文旅产业发展项目互动、线路相连、设施相联、标识相同、信息相通、资源共享、人才互援、品牌共建,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

  共同携手,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发展诉求和理念。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各州(市)文旅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将积极参会参展,全方位展现云南文旅最美形象、最亮风景、最新成就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会期还将组织线路考察活动,结合中老铁路、澜湄区域旅游合作以及云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成果、新产品、新业态,推出考察中老铁路沿线以及昆明、大理、丽江等地的科普基地、星空产品、民宿体验、科考露营、户外运动等新业态、新产品。

  旅游升级让“万物互联”。“我们始终坚持科技赋能旅游业发展,在人机协同、智慧旅游赛道上抢抓机遇,让游客享受实实在在的科技便利。”携程公司展会现场负责人向前来了解业务的旅行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最新服务。

  旅交会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展会,在去年设置智慧旅游展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首次设立数字文旅展区,进一步扩大新技术、新应用与文旅融合的成果展示。邀请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智慧旅游头部企业参展。重点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旅游+”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数字文旅及服务创新应用,让现场交互性更强,提升参展、观展体验。

  “加强文旅资源统筹转化利用,深化‘旅游+’‘+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优,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老旧景区提升改造、全省绿美A级景区建设,积极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实施旅游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推动优质文旅企业上市融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强化项目引领,遴选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让万物互联成为云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亮点。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文旅将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借助此次旅交会契机,凝聚起更广泛共识,形成共谋发展良好局面。

大理展区里的“小老板”

  心安处是吾乡

  人类迁徙的最终归宿是故乡,而现代文旅业的蓬勃发展,让无数人定居异地,融入他乡,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寻一心安之处,把他乡变成故乡。

  “来到昭通市已有数年,一开始是来这里拜师学习石雕手艺,后来经过跟当地彝族朋友们的深入相处,我慢慢喜欢上了这里,还娶了彝族姑娘。如今开着石雕手工作坊,为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展示昭通非遗之美,认识了不少各地的石雕爱好者。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会在昭通扎下根,把石雕手艺一直传下去。”在非遗主题展馆里,记者遇见了来自昭通市的乔丰举,他是石雕手艺人,也是新昭通人的一个代表。

  “阔别三年,这次回到国内参加旅交会,我的感受特别深、感触特别大。”许先生在马来西亚出生,是一名华人,如今在马来西亚经营着一家跨境游旅行社,主要负责对接中国游客。从他身上,记者感受到中外文旅高速发展带给普通人的机遇、文化交流与心理认同。

  在跟记者交流时,许先生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断,他说:“现在入境手续变得更方便,我们的业务也将在中国全面铺开,虽然两头飞也挺累的,但是我却很开心。到中国时,有一堆亲戚朋友相聚,就像找到了自己的根。在马来西亚时,也会有很多小伙伴相聚,有很多小时候的美好回忆,这里也是我的故乡。”投身文旅行业,多元文化交融,让许先生多了一个故乡,也多了一个安放游子之心的锚点。

  为了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真正落到实处,云南依托“枝繁干壮”工程,着力推进文化认同,使省内外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云南大力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旅深度交融,以文彰旅取得了很好成效。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考评验收,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举办“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全省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7项,认定首批省级非遗工坊35家,2个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在旅交会上,来自中外各地,特别是云南各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引起大家共鸣最多的地方。“本次展会专门设置非遗展馆,可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中国(昆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活动中以非遗展演、非遗展示、非遗体验三种方式呈现,设置金、木、石、布、茶、陶六大主题馆,以及非遗展演区,省内外非遗项目体验等区域,可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实践载体。”旅交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遗展出是本次会期的一个亮点和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尝试。

  “我从3岁就开始接触彝绣,近年来,带出徒弟至少有几千人,有的是本地小孩子,有的是外省大学生,甚至还有高校老师。通过开设公益教学课程,让喜欢彝绣的年轻人从基础学起,在一针一线中感受彝绣的独特之处。”回答完记者的问题,年近70岁的彝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跃英又安静地坐在展位前,手里拿着一块彝绣半成品,给旁边的徒弟展示针法。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榜样,是文化浸润日常生活,提升各族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择一地,守一艺,在心安处定居,于文化中扎根,让各族群众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领略不同民族风情,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其乐融融,让“彩云之南,民族聚居,自然人文,七彩绚丽”成为我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抹靓丽底色。

  记者手记

  初冬的昆明,候鸟停驻,幸福祥和,我们迎来一场万众期待的旅游盛会——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来自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吹响了中外旅游业加强融合、焕发活力、发展共赢的号角。

  记者连续3天探访主题展馆,从中外旅行商到国内兄弟省份文旅局,从跨境旅游系列合作协议到“旅游+”业态的蓬勃革新,再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景式深度体验,最后流连于中外非遗文化美轮美奂的产品里,让记者深刻感受到,此次盛会是以旅游为媒,促进世界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更是见证全球旅游业共同体团结一致共谋高质量发展的大会。

  它见证了中外交流的新机遇,全球参展商面对面交流,展示文旅资源,推动国际合作。它见证了文旅融合的新特点,通过数字化赋能,让展览、洽谈、交易场景体验感十足,智慧旅游落地见效。它见证了世界各族人民美美与共的新趋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将会让世界各族人民互相包容、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于云南而言,这是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展示云南形象的舞台,也将为全球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份云南答案。

  统筹策划 陶红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陶红 马新焕 黄世俊 文/图

责任编辑:杨景涵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