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者黑景区:文旅融合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因独特的喀斯特湖泊群、溶洞群、孤峰群以及民族风情和人文资源俱全的风景,丘北县普者黑景区被誉为拥有“世界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水田园风光”的地方。
初春时节,走进普者黑景区,别具一格的民族团结进步标语牌与人行步道、景观绿植和民族文化广场融为一体,绘入山色、写进水景,恰如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写照。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充分发挥普者黑景区文旅资源特色优势,深入实施“文旅融合+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模式,将文化、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展花脸节、盘王节、花山节、太平节、三月三节“五节联创”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普者黑景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民族团结观念深入人心
普者黑景区内村寨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保留了极大的“真”。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普者黑景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景区主管、乡(镇)组织、村委主抓、共同参与”创建的良好格局。建立一个以村党支部、党小组,村老年协会,民间文艺队等组织为纽带的民族团结和社会治安管理小组,负责管理本村社会治安、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维护本村团结稳定、处理与邻村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关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创新社会管理,把民族团结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家庭评选标准,每年开展一次文明家庭、民族团结户评比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行动力,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普者黑景区已成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中的重要品牌景区及全州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奋斗目标逐步实现。
旅游产业促进各民族深度融合
穿过普者黑景区的荷花世界,就会看到一个山连山、水绕水,山水风光美妙绝伦的村庄——仙人洞村。这个彝族支系撒尼人村寨,已有400多年历史,村民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民风民俗。以前,村民们靠打鱼、种地为生,如今,家家户户兴办农家乐、客栈、乡村酒店、民宿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乘着《爸爸去哪儿》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综艺节目和影视作品的东风,凭借高铁的便利,景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这些年,丘北县抓牢政策落实,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建设,打造出一批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特色新村寨。借助绿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契机,把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景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打造,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式发展过程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旅游产业,给景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游客的不断涌入,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打开了,口袋鼓了、精神富了、日子好了,各族群众携手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族节庆+旅游”成为文旅新业态
“花脸节”是丘北人民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纵情狂欢。如今,“花脸节”不仅是丘北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还是各民族交往交流,同心同德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丘北县把民族文化、荷文化、辣椒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2023年,景区持续推进民俗文化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暨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活动25场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此外,景区采取“美丽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升级版旅游文化产业。仙人洞村有6支村民组成的文艺队,白天,他们是游船公司的划船能手;晚上,他们换上艳丽多姿的民族服装为游客表演节目。他们自编自演的民族歌舞让游客体验到了浓郁的彝族风情。丘北县还先后举办了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团结杯”少数民族歌曲大赛等活动,丘北县苗族花山节还被收录于《中国节日影像志》;“千人跳弦子、万人抹花脸”成功挑战“10分钟抹黑全身”吉尼斯世界纪录。
“民族团结+”模式实现同频共振
随着普者黑景区知名度的提高,景区及所辐射的周边民族村寨依托旅游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现增收致富,已经成为最现实、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方式。周边各族群众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大力改造民居、开办民宿客栈,开发民族特色产品,将特色农副产品发展成为旅游商品,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住宿、餐饮、本地特产、特色服务等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兴行业提供从业岗位5000余个,直接收入上亿元,惠及普者黑、仙人洞、白脸山、菜花箐、阿诺等20余个民族村寨,覆盖4万余人。通过旅游产品、标识标牌、设施建筑、交通工具、民族文化展厅、民族团结示范岗、党建民族团结文化走廊、民族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丘北县民族文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氛围。
普者黑景区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开创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让民族文化走出了普者黑,走向了世界。(记者 刘红丹 苏宁 杨月波 实习记者 余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