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团结花开和美迪庆 枝繁干壮润心筑梦——迪庆州奋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
有一首藏族民歌吟唱:“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各民族友好和睦,共同诗意栖居于这片古老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创造了全国的迪庆样板。
迈入新时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迪庆这块“吉祥如意的宝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牢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把握维护稳定第一位的任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涉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涉藏工作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39万各族儿女深切感怀习近平总书记厚爱如山、情深似海,深切感怀党中央特殊关怀、惠泽高原,深切感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英明指引、在迪庆的生动实践,深切感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培根铸魂 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滇藏茶马古道”要冲的迪庆州,多民族共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共融,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汉代与内地建立联系以来,在不同的时代,迪庆书写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辉煌篇章。这里世居的藏、汉、纳西、傈僳、彝、白、苗、回、普米等11个民族,在遵循各自风俗习惯的同时相互尊重,和谐共生,亲如一家,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始终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写下了一部既与大自然适应、又与大自然相抗争的文明发展史。
行走在蓝天白云下的迪庆高原,陶醉其中,悠然自得,会被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深深感染。多个民族交错杂居生活在大山、峡谷中,散居在草原、河谷间。各民族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往往就体现在世代不衰的民间歌舞之中。他们在娱乐时,歌舞助兴,劳作时,以歌相伴,祭祀祈福、婚丧嫁娶、迎宾送客、谈情说爱时,独特的歌舞都是少不了的表现形式。藏族的弦子、锅庄、热巴、情舞,傈僳族的阿尺木刮、瓦器器,纳西族的阿卡巴拉,从中原流入的仅在维西留存的汉族大祠戏等都是迪庆境内独具特色的歌舞,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块雪域高原上实现了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孕育了灿若星河的多元文化,交融汇聚成中华文化的大美。
每天傍晚,在迪庆无论是城镇还是村寨的广场上,各族群众汇聚一起愉快地跳起广场舞,但这里的广场舞可有“大不同”,一场广场舞不仅融合有藏族的弦子、锅庄,还有傈僳族的阿尺木刮和纳西族、彝族的打跳,不同的民族乐曲、不同的舞蹈动作在这里和谐交融,大家围成一圈,用协调一致的舞步共同绘就了民族团结这个最大的同心圆。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北门社区杨祥珍阿姨,是社区“民族一家亲感恩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家里12口人不仅是藏族、汉族、纳西族和傈僳族的家庭大融合,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缩影。她说:“在迪庆,像这样的民族融合大家庭数不胜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说不完的民族团结故事。”
迪庆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涉藏工作的战略任务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抓紧抓实,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加强对各族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思想引领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迪庆州境内的26个民族,长久以来和睦团结、同舟共济,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也绘就了这里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美不胜收的歌舞节庆、风格迥异的民族风俗和精美绝伦的民族工艺。在这里,极具地方特色的节日就有上百个,如藏族“藏历新年”“赛马节”,傈僳族“阔时节”,纳西族“二月八”,彝族“火把节”等等。这些节日内容包罗万象,也为人们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学艺术等文化内容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载体,不断巩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嵌式和谐发展民族关系,在水乳交融中铸就了民族团结和谐的精神命脉,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副校长孙颖说:“近年来,我们学校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中。2023年,学校还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展厅中摆满了各族师生的手工艺作品,让各族学生从小就植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团结友爱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迪庆州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记“国之大者”,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全州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迪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体之中,有力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耀感。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当下迪庆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融合互促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迪庆州各族群众一直以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1936年,红军长征过迪庆,赢得了雪域高原各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争先协助红军抢渡金沙江,帮助红军筹办给养,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留下了“兴盛番族”美丽佳话。从此红色基因一直在雪域高原香格里拉赓续传承,长征精神始终激励着各族儿女砥砺前行。先后涌现出了爱国华侨马铸材、首任州长松谋·昂翁洛桑丹增嘉措、“雪山雄鹰”七林旺丹等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
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工作中,迪庆州坚持共行中国路、共铸中国魂、共融新时代、共享新迪庆、共促大稳定的基本原则,继续巩固和拓展示范州创建成果,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画好最大同心圆,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全州上下以“八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确保创建工作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人人创建、处处创建”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14年的努力和沉淀,全州实现了从过去要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到现在各级单位和各族群众自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庆祝活动的转变。
松赞林寺作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一直以来在寺院民管会、活佛、高僧大德的率先垂范下,全体教职人员共同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践行“四条标准”,自觉抵制境外分裂势力的渗透,持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丹春培楚说:“民族团结是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最现实的基础,中国梦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坚持开展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引导僧众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近年来,迪庆州始终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并于2022年重新修订施行;在全省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建立了涉藏工作维护稳定“九项长效机制”,社会大局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各族群众安全满意率达96%。
美美与共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2018年11月,迪庆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经验通报表扬。2021年1月,国家民委命名迪庆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1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迪庆现场办公会,明确了迪庆州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定位,谱写了雪域高原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迪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迪庆建设全局。迪庆州始终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紧紧扣住中央和省委关于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不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推进“健康迪庆”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人均寿命已增加到72.46岁,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国涉藏州中保持前列,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66.9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3.36亿元。“十四五”期间,省级综合财力补助资金从每年1.5亿元增加到2.5亿元。2023年6月,香格里拉民族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自主办学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23年11月26日,滇藏铁路丽香段正式开通运营,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雪域高原迪庆从此“一步跨百年”迈入“动车时代”。全州持续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环境保护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横断峰涌,迪庆以钢铁脊梁担起生态发展、边疆稳定的厚重使命;三江奔流,迪庆用生命血液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让39万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迪庆篇章。(石显尧 周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