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深化改革 赋予“三个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有实招见实效
云南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少数民族人口156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重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两次考察云南、三次给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回信,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前不久发表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云南各项工作的主线》文章中表示,近年来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云南各项工作的主线,将云南的各项工作都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3月26日,云南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民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的有关负责领导介绍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各项成效,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活实践,为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样样好”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也让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实招、见实效。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老年人和儿童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措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设养老机构1127所,完成适老化改造4.2万户,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18.1万张,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等制度惠及119万名老年人。2023年,累计发放资金4.2亿元保障2.53万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将排查出的33.4万余名留守儿童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实现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全覆盖。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立的重要保障。
2023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加快项目落地。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年线上审批项目12530个,办件27737件。项目从立项一直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流程审批服务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相比较改革前258.5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为80.66%以上,为企业缩短7个月左右投资周期,既节约了大量财务成本,也抢占了商业先机。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尤其重视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采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的通知》,提出2019-2022年扶持5000个左右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省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逐步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规范管理,100%的村实现财务公开。
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100%的行政村均制定村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办法,确保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得到及时帮扶。(记者 马新焕)
记者手记
近年来,云南各族群众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相知相亲相惜,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伴随着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不断推进、成效不断显现,各族群众“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感触愈发真切,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所有的改革发展被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边疆人民心向党”已成为云南各族群众的行动自觉,一幅上下联动、同心奋进、民富疆稳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