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临沧市“五项举措”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15:17:50  来源: 云南网

  临沧市认真当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践行者和责任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项举措”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实践,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持续在祖国西南边疆大地绚丽绽放。

  一是以“党的全面领导”领航向,全领域推进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针对中央巡视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有差距问题,以“三个强化”推动工作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坚定扛起主体责任,调整充实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暨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全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面领导和高位推动,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每年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和政绩考核,推动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临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沧市全域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全市上下改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正风气、聚合力、促团结提供有力体制机制支撑和保障。强化人才保障。选拔使用“四个特别”干部,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班子占84.91%,11个世居少数民族均配备1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以“共有精神家园”聚合力,全景式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针对中央巡视提出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够问题,以“三个深化”强化工作整改。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主题实践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进入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进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内容。截至目前,全市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学习21.7万场次,开展党课讲授3.32万场次,各中小学校开展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925场次。依托“收信人宣讲团”“总书记重要回信宣讲站”等宣讲2.5万余场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宣讲。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滇缅铁路”“时代楷模鲍卫忠”“一门两忠烈张从顺父子”“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等发生在临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精品工程项目,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纪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系列活动,完成《唱响幸福歌》《我们都是收信人》等书画编辑发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建成永德茶马古道文化广场等一批突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题街区、公园和广场,建成25个省市级研究基地、教育基地和主题教育馆,创建32所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3所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三是以“实现共同富裕”强基础,全覆盖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正视中央巡视提出加快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三力”增进民生福祉。夯基础“促”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活力”。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为抓手,推动全市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成为云南省第四个同时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水运航道的州(市)。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累计实现海公铁和公铁联运24659个集装箱,进出口贸易额88.9亿元。兴产业“增”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以深入实施“幸福花开”工程、“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为抓手,认真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农村电商等富农产业,巩固提升“林、糖、茶、果、牛、菜、中药材、咖啡、橡胶”等传统高原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一县一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全市42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58.2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惠民生“提”经济共同体建设的“福力”。全市教育事业持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临沧市一中2023年高考成为进入全省前50名及600分以上人数最多的学校。“健康临沧”行动全面实施,8县(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各族群众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福力”不断提高。

  四是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互嵌,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针对中央巡视提出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够到位问题,以“三个一”推动提质增效。以“一套思路”提升效能。创新推动“持续巩固提升1个临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1个沧源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中心,创建全市八县(区)茶叶主产区和边境三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成澜沧江沿线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沿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的“1122”思路措施,丰富“十进”活动内涵形式,实施“七大工程”,打造临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以“一项工程”共融互嵌。开列12项清单,投资16602.8万元实施“石榴红”工程,推进“三项计划”,举办“中缅少年手牵手·交往交流心连心”活动,推进全市2144所各级各类学校各民族在校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技能培训1983人次,临沧各族群众到中东部地区就业创业18.89万人。在景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站”,举办乡村旅游技能培训5101人次,依托凤庆鲁史等国家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一批“最美乡愁”品牌旅游促各民族“三交”实践基地。以“一批活动”促进“三交”。开展“阿佤山·阿里山”云台两岸联谊交流,定期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中缅边交会等活动,推动临沧与国内外各地人员的往来和广泛交流交融。

  五是以“健全治理体系”固防线,全民化推进中华民族法治共同体建设。针对中央巡视提出的把握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边疆问题相互交织特点不够系统全面问题,以三项举措推动强边固防。强党建引领同心筑梦。加强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实施“红旗飘飘”工程,324个党组织完成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307个村民小组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10个沿边乡(镇)均组建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实施“润土培根”工程,推进“五进”宗教活动场所。防风险守护一方平安。开展法治文化“四入行动”“法律六进”“全国法治宣传日”等活动。建立1.92万个边境县网格,落实户户联保、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实行“日排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完善涉及民族宗教因素舆情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宗教工作“一网两单”制度落实有力。固边防筑牢钢铁长城。创新实施“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责任制,加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将290.791公里边境线划分为218个责任段,1639名市县乡村组段长同守边境,构建“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全民防控体系,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高压遏制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工作质效领跑全省各边境州市。

  云南网通讯员 吴启芬 罗华庚

责任编辑:杨景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