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临沧:旅游促“三交” 花开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08:50: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原标题:临沧:旅游促“三交” 花开别样红

  踏入沧源崖画谷,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登顶临沧大雪山,感受山巅的壮阔与美丽;走进耿马孟定芒团纸村,体验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漫步凤庆鲁史古镇,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泛舟云县漫湾百里长湖之上,享受一份宁静与惬意……走进临沧,这里有古老的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一直以来,临沧市认真当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践行者和责任人,以“收信人”的使命担当和感恩奋进姿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提升“五力”之举打好“民族团结+文旅融合”特色牌,将临沧建成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文化认同、推动区域合作、参与教育实践的交融之地,旅游促“三交”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持续在祖国西南边陲绚丽绽放。

  提升区域格局竞争力,将临沧建成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的交融之地。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四道八地”文旅发展格局,打造文旅产业新集群。立足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着力打造大滇西“茶马文化、生态自然、边境风情”三条主题游览线路和“秘境佤山风情自驾、乡村休闲康体、边关秘境自驾、冰岛昔归寻茶、滇红茗茶寻根”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大滇西旅游环线临沧段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发展新引擎,推动旅游业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阵地建设,使临沧进一步成为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的交融之地。

  提升红利共享内生力,将临沧建成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的交融之地。将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等推向市场,建设沧源班洪抗英盟誓遗址、双江大文乡圈控起义遗址等红色旅游项目,建成诗礼乡古墨村历史文化传承展馆和数字博物馆。开发碗窑土陶、芒团手工纸艺等非遗文创产品,中山竹艺非遗工坊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推荐名单。推进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打造沿边旅游路线6条、旅游景点33个、特色旅游村寨15个。2023年乡村旅游收入达105.6亿元,使临沧进一步成为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的交融之地。

  提升示范创建引导力,将临沧建成各族群众实现文化认同的交融之地。制发《临沧市关于贯彻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实施意见》,成立市、县(区)各级协调小组,在全市2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开展创建工作。打造凤庆滇红第一村、永德滇缅铁路遗址园等一批创建“进景区”示范点,全面推进“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融历史、中华文化内涵等融入景点讲解词,讲好临沧民族团结故事。通过举办“示范点解说员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等,使广大旅游从业者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坚力量。同时,在佤山凤城旅游综合体、凤庆滇红第一村等景区及旅游村规划建设线路设计、展陈展示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和文化符号。通过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临沧百国华侨联谊会、中缅边境贸易交流会、沧源“摸你黑”狂欢节、双江冰岛茶会等特色节会活动,有效带动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行业增长极,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3620.64万人次,使临沧进一步成为各族群众实现文化认同的交融之地。

  提升宣传推介吸引力,将临沧建成各族群众推动区域合作的交融之地。临沧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临沧文旅IP,2023年推出《UP临沧》系列短视频,全网点击量超过10亿次。招募一批“临沧文旅推介官”为“临沧文旅”代言,临沧文旅2023年热度持续稳居全省前三,“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登上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临沧文旅IP美誉度持续提升。同时,持续深化临沧市与上海崇明区沪滇合作,在上海地铁站推出“在灿烂阳光下”临沧文旅资源主题宣传海报,与上海星之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到广州、深圳推介临沧文旅资源、节庆活动和旅游线路,组团参加南博会、旅交会等展览会,到昆明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引客入临”跑出加速度。此外,以云旅投、景兰文旅、康辉等企业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编制旅游新业态招商项目64个,推介省级重点项目9个……近年来,临沧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要素不断完善,使临沧进一步成为各族群众推动区域合作的交融之地。

  提升“最美乡愁”品牌力,将临沧建成各族群众参与教育实践的交融之地。打造“精品线路”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发布《临沧市最美乡愁旅游精品线路规划》,推出临沧最美乡愁旅游精品线路35条。深化“品牌引领”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建成4A级景区9个、国家A级景区48个,位列全省第三。实施沧源翁丁等10个旅游村促进各民族“三交”优势项目。依托凤庆鲁史等国家旅游重点村(镇),建成一批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实践基地。倾力打造《族印·司岗里》《勐相耿坎·傣拳师》等民族文化精品剧目,打造了一批旅游示范基地。强化教育培训,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市技工学院、市农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作为旅游专业和职业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创建“进景区”主题党日、“岗位练兵”等方式,对民族文旅干部、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宣讲教育培训。通过各项举措,使临沧进一步成为各族群众参与教育实践的交融之地。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