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丽江市玉龙县构筑新时代互嵌共荣的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9日 09:33: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原标题:构筑新时代互嵌共荣的幸福之城——玉龙县积极探索实践各民族互嵌式融合发展新路径

游客记录美景

  古时的玉龙,茶马古道迎来送往,汇聚了无数天南海北的行人商客。如今,玉龙作为中国唯一同时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民族自治县,‌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新丽江人”在此落地生根,俨然成为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家园。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总人口22.92万人,纳西族人口12.64万人,占总人口的55.3%。县域民族分布总体呈现“纳西族聚居、多民族交错共居、各民族流动融居”特点。新时代、新使命提出新挑战、新要求,玉龙是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群众主动融入新的城市,实现“引进来、留下来、富起来、乐起来”的?

  近年来,玉龙县立足全国各地游客大流动、大融居的形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擦亮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融美山水城 同心腾玉龙”的玉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依托各街道、社区(村),围绕服务各族群众、景区游客、商圈发展目标,从构建服务平台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共建和谐家园等方面持续用力,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让各族居民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互嵌式发展其乐融融,绘就玉龙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繁荣发展的和谐美丽画卷。

  空间互嵌促融合 共建共享大团结

  玉龙十三峰,三峰在玉湖。

  行走在玉湖村,只见一座座朴素的白色冰川蚀岩垒砌的纳西民居铺陈于玉龙雪山脚下,写满岁月痕迹的石板路掩映在红花绿树之间……作为纳西族建筑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美丽的玉湖村吸引了众多“新玉湖人”的加入。

  “我第一眼见到玉湖村时,就被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所吸引。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倾其所有在玉湖村建起了‘石头厝’,眼看着村内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县委、县政府以及村‘两委’对我们这些商户都非常照顾。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基本回本了……”丽江石头厝雪山度假酒店主理人向朝杰回忆道。

  “如今玉湖村有民宿16家,只有2家是本地人,其余14家都是外地人。”玉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新华说,要让各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不同民族的居民在这里共居共乐共建共享,我们首先想的是“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虽然现在玉湖村是集古村落、古民居、世居民族为一体的热门旅游景点,但过去的玉湖村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十分贫穷。要在保护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玉龙县党委政府编制完善实用性村庄规划、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和民居修筑修缮控制规定,并发放生态补偿金让村民自己管护,把过去的“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挖矿人”变成了“守矿人”。持续推进村内水、路、电、气、讯的“五网”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村内空中的“带电蜘蛛网”配合地藏入地下,消防设施“穿上”了木制外衣,略显突兀的太阳能设施被浓缩成一块块纤薄的太阳能板……环村公路、玉湖生态马场、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成落地,书店、咖啡店、小卖铺、餐饮店、民宿、半山酒店等穿插在风格统一的民居之间,与周围各族民居巧妙融合。

当地群众与各族游客同跳一支舞

  “越来越多的新型业态和越来越丰富的旅游模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玉湖人’。来自天南地北的各族群众来到玉湖,爱上玉湖,留在玉湖,加入了玉湖民族融合共生的大家庭,在此生活发展,也成为助推玉湖发展的生力军。”和新华说。

  作为全国旅游资源富集县,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实施党建引领的科学管理,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上的互嵌共融,提高各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融入感是玉龙县各个社区、村落的重要任务。

  在长水社区,“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等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守住原住民家园的同时不断注入“新长水人”的新元素;在黄山街道,“五治五力”(政治提升凝聚力、自治增强内生力、法治增强持久力、德治激活引领力、智治强化助推力)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玉龙县深入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探索总结了‘建体系、抓机制、强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玉龙经验’。”玉龙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和振华表示,通过党建引领,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搭建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扶弱济困等平台,延伸服务触角,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就业创业、户口迁移、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社会救助等服务,进一步推动各族群众由空间居住上的融合嵌入上升为心理嵌入。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相互借鉴,习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生活场景每天都在玉龙上演。

晒出最美微笑

  文化互嵌增认同 互鉴共学促交融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行走在玉龙县各个街道、社区、景区,类似这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识随处可见。

  这是玉龙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

  “自推进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以来,玉龙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巧用主题宣传、文化符号、节庆活动、民族文化体验等,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面宣传教育,夯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思想基础,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振华说。

  走进黄山街道白华社区武荣二组,一条“光辉历程、红色记忆”党建红色文化主题走廊映入眼帘。

  “红色文化主题走廊以‘光辉历程、红色记忆’为主题,通过五个板块阐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救星和核心。同时,社区依托红色文化长廊开展党史、国史、新中国史教育,让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牢记红色历史,深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坚定民族团结跟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武荣二组党支部书记和凌云说。

  与此同时,玉龙县各个街道、村镇、社区等也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深刻阐释“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白沙壁画景区通过讲述300多年来各民族能工巧匠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丽江周边各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讲好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玉龙故事;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通过挖掘红军长征过丽江的光辉历史,逐步形成重走长征路、参观新农村示范点、“吃红军饭”等旅游项目,再现了玉龙军民鱼水情深的红色基因;丽江千古情景区以茶马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突出“四个与共”、中华文化符号、情感互动,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玉龙故事……

  不仅如此,玉龙县还以民族节庆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发挥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活动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使民族节庆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不一样的民族风情,让我的丽江之旅变得更加难忘!”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4中国·丽江纳西族“三多节”上,来自贵州的游客王女士沉浸式体验了东巴祈福、“嘎米传递”、篝火晚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对玉龙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感受。

  “近年来,玉龙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民族文化富矿,坚持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把三多节、阔时节、富旺舞等民族节庆打造成各民族共享的节日,持续举办雪山音乐节、‘一滴水经过丽江’研学旅游等活动,开发东巴谷旅游营地、猎鹰谷旅游营地等生态旅游营地,以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精神纽带,传承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振华说。

游客在丽江千古情景区体验非遗土陶制作 马新焕 摄

  经济互嵌齐发展 共事共乐促繁荣

  互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更深层次经济互惠模式则可以激发互嵌的黏度。这一点,在玉龙有着一个又一个鲜活实践。

  大具乡距丽江市区89公里,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境内居住着纳西族、汉族、彝族、苗族、藏族等多个民族,全乡1万余人。

  大具乡党委副书记和津生说,近年来,他们利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气候优势,抢抓机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蓝莓产业,以全周期“保姆式”服务为抓手,引进稼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力量变荒弃石滩为优质蓝莓发展基地,昔日贫瘠的荒石滩如今变成了“蓝果果”生长的“沃土”,“向科技要土地,石头滩上绘振兴”是那里的真实写照。

  6月初,在多方共同推动下,丽江至上海的往返冷链物流专线由丽江市邮政分公司开行运营,大具的蓝莓、葡萄、西瓜、红瓜子、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都将搭上这趟冷链物流专线,销往长江下游地区,产业链不断完善。这种模式则使得当地群众的钱包鼓了起来,长江下游地区各族群众的餐桌也更加丰富,这条线成为满足两地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线。

  作为常住人口仅22.92万人的旅游大县,2023年,玉龙县接待游客6000余万人次,‌体现了玉龙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吸引力,也清晰地展现‌出在玉龙,旅游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典型性。被誉为“玉龙山下第一村”的玉湖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近年来,在沪滇合作项目中,上海同济大学的设计师聂剑平与玉湖村的8户村民一拍即合,采用“上海设计+纳西民俗”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了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该民宿已经成为上海和广东等地高端客户的网红打卡点。如今,石洛克、石头厝等16家民宿酒店落户玉湖村。

  对此,和新华表示,民宿发展起来后,开发了民俗展示、东巴造纸、骑马等各种服务,这些项目一方面丰富了投资企业的服务内容,增强了对客户的吸引力,增大客流量,对提升收益大有好处。另一方面,项目均与本村的村民合作,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本地村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和就业机会,这种互惠互利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仅可以带得久,还能带得更稳、更实,真正实现了在互嵌中聚合力、以团结促发展。

  2023年,玉龙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18.48亿元,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4.5%、11.3%、13.2%,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互嵌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为持续深入推动各民族全方位互嵌提供了重要动力,玉龙始终把握这一精髓,推动互嵌与发展良性循环,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三多节”上发放宣传单 马新焕 摄

  社会互嵌善治理 幸福共乐促久安

  玉龙县始终把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压舱石”,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良法善治守护各族群众幸福共乐。

  2024年上半年,玉龙雪山景区共接待20.67万人次的入境游客,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惊人的551.84%的增长。

  “玉龙雪山是一个整体的品牌,也是我们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只有维护好这个品牌,我们的好日子才会有更加精彩的未来。”玉龙雪山景区甘孜甘坂婚纱摄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红光表示。

  41岁的藏族村民陈金山在公司开中巴车,他说:“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现在我在家门口上班,下班后还能照顾老人,我感觉很幸福。我在车上捡到手机、衣服等都会交回到公司。因为只有做好服务,游客满意,我们的幸福才会更长久。”

  这是样样红、甘孜甘坂等在玉龙的众多旅游服务企业的共识。

  白沙镇纳西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特色文化旅游重镇,境内有12个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丽江市18个A级景区中占二分之一,正常情况年平均接待游客量500万人次,是丽江大玉龙旅游圈核心区域。

  白沙镇党委副书记王光伟说,近年来,白沙派出所立足保护古镇村落传统特色民族文化和服务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角色”,聚焦“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护航旅游发展”职能定位,瞄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融合推进辖区社会治理“加减乘除”四大算法,坚决答好党和人民给出的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新时代“考卷”。

  黄山街道居住着纳西、汉、普米等25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共居区。这里既是大丽高速、华丽高速、大丽铁路等滇西北交通要道交汇的重要枢纽,又有高原湖泊文笔海、滇西名寺文峰寺、丽江千古情等景点,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作为玉龙县唯一的城区派出所,黄山派出所是全县管辖人员密集场所最多、安保任务最重的派出所。黄山派出所所长和龙云说,近年来,黄山派出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牵引,因地制宜,结合多民族地区和涉旅地区的实际不断创新基层警务模式,“望”实情、“掌”病况,“闻”民意、挖“病根”,“问”需求、“开”良方,“切”症结、“治”顽疾,逐渐形成了以“五聚焦、五强化、五打造”为内涵的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黄山模式”,为守护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努力。

  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玉龙各地都在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探索。黄山街道漾江社区8300余住户,常住人口超2.5万人,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40名,其中离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57%。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聚焦“三强三力”新实践,深化社区治理“三微三大”新格局,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银发”新力量。

  4月26日,2024年“玉龙青锐”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开班。从今年起启动实施“玉龙青锐”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三年行动,实施“精选、铸魂、赋能、培优、护航”五大工程,着力培养一支“青春活力,锐气十足”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培养“四个特别”的干部注入青春力量。

  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提高全县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和振华介绍,玉龙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通过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全面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撑体系。同时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签署了《玉龙县校园法治强基建设合作协议》,组建“蒲公英—红领巾”普法志愿者团队,助力法治校园建设有成效、出亮点。

  同时,玉龙还分别在塔城乡十八寨沟村、拉市镇美泉村、黄山街道长水社区等地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阵地。着力将漾弓江滨江公园打造成“法治文化公园”,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1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项目,其中黄山街道长水社区和白沙镇玉湖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九河乡北高寨村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拉市镇均良村、石鼓镇大同村、黄山街道白马社区等9个村(居)被命名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在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做到了全县104个村(居)法律顾问100%全覆盖,打通了偏远山区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

  如今的玉龙,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座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正在形成。

  今后的玉龙,将继续不断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立足“相互嵌入”,坚持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而不断奋进!(记者 陈慧君 马新焕)

  图片除署名外由玉龙县民族宗教局提供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