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石榴结籽心连心 红河儿女心向党——红河州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14:44:16  来源: 《今日民族》杂志社

  原标题:石榴结籽心连心 红河儿女心向党——红河州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综述

  【编者按】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因美丽的红河穿境而过得名。千百年来,居住于此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书写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红河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让“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信念与决心,通过全力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冲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红河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绿春县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上,伴随着轻快的乐曲,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欢声笑语萦绕,一片欢乐祥和。

  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城,既是红河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呈现,更是红河州各民族团结共进、和谐共处的缩影。

  近年来,红河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高质量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标,强化担当抓责任、创新载体促落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民族团结进步引领全州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凝心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红河专场在石屏县举行,万人齐聚共同唱响红河大地绚烂乐章,为各地观众呈现一台具有红河特色的视听盛宴;“马缨花舞蹈挑战”已吸引近5万人参与,全网累计播放量超1亿次……饱含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等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红河州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线路和“梯田韵·中华情”全域旅游模式,擦亮“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名片,让国内外游客亲身体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景观。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走进红河州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教育培训基地,只见一幅幅书法作品墨韵浓厚、严谨飘逸,展板上有石屏花腰歌舞、金平傣文、屏边苗族芦笙等图片,反映各县市丰富的民族文化。

  “我学习了剪纸,剪出了漂亮的花纹,还参加了画扇。这里的活动都非常有趣。”蒙自市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姝含和同学一起,参与了剪纸、投壶、对弈、画扇等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河州青少年宫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近年来,红河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健全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实施以党旗、国旗、国歌、主题广场、村史馆(室)为主要内容的“5+N”系列工程,创新开展“三话六学”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7500余场150万余人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102.8万余人次,制定《红河州增强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实施方案》,全方位、深层次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连续4年6次组织修订村规民约,打造“家风家训广场(室)”“和睦亭”等平台,全覆盖推进文明创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41个、实践站1356个,全方位、多渠道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融情聚力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蒙自市青云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常住人口1.92万人。“不仅感受了欢乐的节日气氛,体验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还结识了很多朋友。”今年年初,社区居民王朝明就在社区里沉浸式体验了一次哈尼长街宴,他希望这种活动每年都能举办。举办邻里节、组织长街宴是青云社区深入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抓实社区服务、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红河州把互嵌式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完善社区多元化社会治理和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为载体,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让各族群众在社区感受到家的温暖。2023年全州迁入落户30074人,751个社区集体户落户3988人;601名农村籍大中专毕业生、298名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和287名具有技能等级人员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7613人,全州持居住证的登记流动人口为25.90万人,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融入城市。

  来自元阳县的哈尼族务工人员李正祥想找一份建筑工地的工作,却由于交流沟通问题在找工作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耐心地为我介绍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蒙自市“建设者之家”帮助下,李正祥不仅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还萌发了扎根城市的美好愿景。

  作为为流动人口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的前沿阵地,“建设者之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各族群众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让各族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接待服务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少数民族群众200余人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800余人次,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86次、为群众办实事75件,组织周末志愿者、流动人口志愿者55批408人次参加“三无小区”环境提升改造活动、“小候鸟课堂”服务,有效拓展服务范围,调动“城市新主人”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红河州还全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在上海徐汇区、长宁区,江苏、广州、深圳等地区建立多个“红河娘家人”“乡村蓝店”综合性就业服务工作站,有序推进各民族跨区域双向流动;组织开展3万余名各族青少年参与“石榴籽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系列活动,加强与东中部协作省区青少年及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交流。

  同心发展 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

  红河州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的关系,多办顺民意、惠民生、聚民心的好事实事,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凝聚力,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漫步河口县八条半村,穿村而过的滇越铁路,群山环绕间潺潺的河流,沿河而建的各类休闲娱乐设施等特色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八条半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广大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也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真是没想到,我们这么偏远的小山村竟然也会有这么一天,随时都有人来参观旅游,以后我们还可以开发超市、民宿、农家乐、乡村烧烤,赚钱就不用背井离乡了。”八条半村民小组长林贵东自豪地为村子的变化点赞。据介绍,“八条半·忆光年”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年营业额预计人民币650万元,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可达15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这只是红河州坚持现代化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少,一名群众都不掉队,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缩写。

  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红河州坚持项目带动,拼经济、出真招,实施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等社会民生项目,推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启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实现边境地区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守边稳村,打造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拉祜寨、金平县滮水岩村、河口县五道河等40余个有形有感有效的“五型五范”示范典型,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新征程上,红河州各族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勠力同心、开拓进取的强大正能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陈永来)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