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携手共谱融合曲 同心共酿昌宁红——保山市昌宁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编者按】
7月21日至25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组织云南宗教工作智库专家一行到保山市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专题调研。智库专家一行实地走访昌宁县、腾冲市、隆阳区等地,深入民族村寨、社区、宗教活动场所等,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宗教事务管理等工作。
在调研中,智库专家一行对昌宁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治理成果等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报特推出专版,介绍昌宁县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的创新举措,以飨读者。
盛夏时节,行走在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勐廷社区,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一路向上,道旁墙面上一句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与深情嘱托,一幅幅描绘民族团结、国家发展、村寨变化的墙画,引来专家调研组一行的驻足观看。
勐廷社区只是昌宁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共荣的一个缩影。在昌宁县,到处都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
昌宁县素有“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之美誉,全县辖13乡镇共35.5万人,有3个民族乡、17个民族村,居住着汉、彝、傣、苗、布朗、回、白、傈僳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总人口的12.4%。
昌宁由融而来,因融而昌。1933年由永昌府(今保山市隆阳区)和顺宁府(今临沧市凤庆县)各取一字析置设县,寓“昌盛安宁”之意。一直以来,昌宁县各族人民身居边疆、心向中央、感恩奋进,以始终如一、一往无前、一以贯之的“一根丝”精神,持续谱写全方位互嵌融居、共同团结进步的绚丽华章。进入新时代,昌宁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巩固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今,勐廷社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耈街乡等84个单位创建为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全时空深化互嵌共聚
各族群众越抱越紧
“永世其昌,顺达而宁。生活在昌宁县的各族群众交融共居,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昌宁县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万人移民下坝、千名归侨扎根、万人易地搬迁的乡村建设中,昌宁县构建起互嵌式融居的社区环境。同时,深化“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群众性交流,把交往过程、交流内容、交融形式搬进社区、楼栋、家庭,使各族群众交到知心朋友、成为和睦邻居、结成美满姻缘。
从析置设县开始,居住在永昌府和顺宁府的8万各族群众,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开启了90多年互嵌融居的历程。
万人移民下坝。20世纪50年代,昌宁县委、县政府作出移民下坝“垦荒植棉”开发热区的决策。7000多名各族群众从全县不同区域分4批深入枯柯坝、湾甸坝、勐统坝移民垦荒,实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小湾水电站建设期间,居住在澜沧江、黑惠江两岸4个乡镇的6760名各族群众举家迁往湾甸乡,与当地群众共建新家园。如今的移民区,依托气候、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西瓜、林果“三个万亩”规模农业产业,形成了“春季西瓜、夏季林果、秋季粮食、冬季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曾经的“瘴疠之区”变成如今的“富庶之地”。
千名归侨扎根。1978年,2462名越南归侨回到祖国怀抱,安置于国营柯街华侨农场,由云南省侨办直属管理。历经4次改革,2009年,华侨社区成立,在全国率先完成“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改革。在改革变迁中,柯街华侨社区党总支通过用改革、思想、文化、产业和服务凝聚人心,使社区发生了“从留不住到不想走、从集体宿舍到独栋别墅、从泥滑路烂到大道通途、从格格不入到主动融入”的变化。如今,1223户3426名社区居民过上了住有定所、心有归属、身有依靠、行有方向的安居生活。
万人易地搬迁。精准脱贫期间,昌宁县累计实现62个贫困村、21986户、88508名贫困人口脱贫,建成6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251户17309名各族群众挪穷窝、斩穷根,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昌宁县被评定为“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搬迁群众从分散居住、互不相识的“几寨人”变成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新家园里共同居住、共谋生计、共通情感。
宽领域推进经济共融
人民日子越过越甜
“2023年,昌宁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增长5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7亿元,增长14.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345元、16627元。” 昌宁县民族宗教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昌宁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各族群众生产互帮、生活共融,各民族结成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
以侨为桥促交往。2015年,华侨社区归侨李自福带头成立侨众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生产基地1800余亩,辐射带动社员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800亩,产值达6000余万元,芒果、柑橘等658亩,产值526万元。社区同时发展17家侨味特色农家乐,作为文旅体验之一的侨味餐馆,成为新的打卡地,每年吸引县内外游客3万人次以上。2023年,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先后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这里,归侨侨眷用自身融荣共居的经历,讲好了中华民族团结交融的故事和新中国发展故事,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以扶为引促交流。自上海市闵行区对口帮扶昌宁县以来,先后有108名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昌宁开展帮扶;累计输送576名学生到上海学习职业技能,选派39名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选派3批次50多名教育、医疗技术骨干赴上海学习进修,赴东部发达地区培训35期290人。借力东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资源,设立沈阳、深圳、重庆、北京、上海5个招才引智工作站,成立各领域专家工作站42个。在深化沪滇、粤滇劳务协作中,帮助3412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开展“政府引导+中介服务+经纪人组织”多元化劳务输出模式,年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5.38万人次。东西协作帮扶,为昌宁搭建起全方位、多领域、广渠道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有力推动了民族间、地区间密切往来和交流合作,实现民族团结、民生改善。
以城为媒促交融。大力推进“产城人”融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世界500强企业通威集团落户昌宁工业园区,全球最大单体多晶硅项目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顺利推进,带动就业3000多人。实施开放包容聚引计划,行政村100%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2048.9公里,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殊荣,畅通了公路,联通了“心路”;高质量建设“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昌保高速建成通车,永昌、弥昌、昌链3条高速启动实施,有效融入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局和全省口岸经济发展大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68.82%森林覆盖率铸就的绿色发展底色,擦亮“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两张名片,统筹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五城”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昌宁县软实力和硬支撑全面提质,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深层次凝聚心理共识
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我们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语言互通、心灵相通、情感联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精神伟力。”昌宁县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宁县以“诗”为名,以“茶”为媒,以“史”为鉴,唱响感恩奋进、民族团结融合曲,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诗”为名。“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漭水初级中学墙绘上的字格外醒目。2019年9月,漭水镇和“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一家“是光”诗歌小镇,一个起源于澜沧江畔并走向全国的公益组织落地生根,为孩子们搭建了广阔的交流舞台。漭水小诗人先后参加了央视、东方卫视等媒体组织的诗歌吟诵交流活动。2023年12月,由是光诗歌和中国银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举办的“大山里的诗歌节”在漭水镇天堂山举办,3100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公益直播。目前,是光诗歌共为云南、广西、山东等地区1000余所中小学10万余名学生开启人生第一堂诗歌课,一首首小诗通过一个组织,借助网络空间力量,带领万千孩子心灵走向诗和远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尽情徜徉、交融汇聚。
以“茶”为媒。昌宁茶叶的发展史,是昌宁各民族交融互鉴、共同铸就的历史。1986年,昌宁被列为全国首批优质茶叶基地县,2017年,昌宁红茶成为外交部“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全球推介中唯一的红茶并获金奖,作为国礼随“中国—东欧基金”代表团走进了捷克、波兰两国。通过“昌茶进藏”等茶事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茶商入驻昌宁,昌宁红茶出口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外界因茶知昌宁来昌宁,茶乡儿女因茶开始走出深山了解世界。31.34万亩优质生态茶园,20余万株千年古茶树,67.6亿元产业产值……是昌宁各族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守和回报。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通达古今,联结四海,浓浓的民族团结情,融铸成了一杯温润世界的琥珀金汤。
以“史”为鉴。昌宁深入开展“五史五观”教育,建成姚家坡革命烈士陵园、县博物馆、昌宁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新城红色教育基地、昌宁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漭水“一线”精神教育基地“一园两馆三基地”,教育党员干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锋队”、干部职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军”。拍摄《星火》《铁流西进》《金凤花开》等党史纪录片,教育引导各族儿女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行动自觉;守住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两块“主阵地”,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传承繁荣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春节、泼水节、火把节等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活动;培养陶美元、万德美等非遗传承人67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2项;歌曲《苗女嫁衣》《天地霓裳》、舞蹈《鼓韵》等作品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多维度促进和谐共治
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千百年来,昌宁各族儿女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共生共荣,共同绘制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团结进步绚丽画卷。”昌宁县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说,昌宁县围绕各族群众和谐团结,聚焦共治共享共同发力,不断推进体系共建、服务共享、家事共议、团结共护,巩固民族和睦、群众和乐、生活和美、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治理体系各族共建。在各族群众中推行“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划分网格8161个,配备网格员8364名。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要道、重点部位、公共区域建设智能安防系统;抓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工作站、村级工作室,所有村(社区)配备“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全面形成。
治理效能各族共创。让各民族村组有支部、有代表、有委员,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整合“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力量,组建278支志愿服务队服务文明乡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侨眷李志娟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作用,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建成“西桂民兵”等152支“群防群治队伍”参与基层“微治理”,主动适应各族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多样化需求。大力推行“协商在基层”工作,组织开展“院坝协商”活动,引导各族群众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实现当家作主,让基层治理工作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深入人心。
治理成果各族共享。昌宁县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发展更有保障。至2023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3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8.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3.5%。建成公租房小区6个,住宅小区34个,城市公园12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20户、改扩翻500户,提供平等化市民待遇,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均等化落实,各族群众勤劳致富,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昌宁县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以创建促团结、以创建促和谐、以创建促发展,引导昌宁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奏响“融合”时代新曲,为建设昌盛安宁的美丽昌宁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高燕)
图片由昌宁县民族宗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