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好云南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专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扩面成势,奏响云南经济共富共享、政治团结统一、文化美美与共、社会互嵌共融、生态和谐共生、党建引领保障的融美篇章。
【总书记的话】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地方实践】
久久为功 守护玉洱银苍
——云南大理州推进洱海保护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嘱托、攻坚克难,拿出“闯”的干劲,展现“新”的姿态,实施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六个两年行动计划”,建设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让各族群众既守护绿水青山又过上好日子,形成了“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民族团结之花在苍洱大地绚丽绽放。
▶背景情况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是大理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湖区面积252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千百年来,大理各族人民亲仁善邻、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一直与苍山洱海共存共荣,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随着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始,洱海水质急速下降,湖水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次大规模暴发蓝藻。面对严峻的水体污染,大理开启了抢救性保护治理洱海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各族群众洱海保护治理强大精神力量,全力参与洱海治理。目前,洱海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平,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主要做法
坚持全面攻坚,构建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新格局。大理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洱海省级湖长,省级组建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大理州委、州政府组建一线指挥部,派驻一线工作队,把每月第一个星期六设立为“洱海保护日”,抓实全民共护洱海宣传宣讲、科普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让“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深入各族群众人心,形成了“书记省长带着干、部委厅局帮着干、各族群众齐心干”的全民治湖格局。把科学治湖作为洱海保护的重要基础,编制《洱海保护治理科学技术研究规划(2020—2025年)》,依托中国环科院、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力量,为科学治湖提供支撑,上线运行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2.0版本,基本实现监测数据、专家意见和行政决策深度融合。洱海27条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大理用绿色手段塑造生态之美,系统布局绿色空间,用绿色理念构建生态家园,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各族群众“石榴同心护洱海”的良好局面。
坚持理念引领,打造各民族文化融合新场域。大理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洱海保护的重要原则,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保护治理全过程。把“文献名邦”的深厚文化积淀与新时代文化新风尚碰撞结合,民族文化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交相融。以洱海生态廊道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入廊道建设,打造“苍洱处处石榴红”等一批有形有感有效、独具大理特色的中华文化精品视觉形象,在导游的串讲中融入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苍洱故事。充分挖掘悠久历史文化宝藏和多彩民族文化富矿,文化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成运行,非遗数字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大理乡愁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3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8项,均居全省第一。开展“共过传统节日、共享中华文化”等系列活动,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创新交融,以中华文化为魂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品牌塑造,打造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新高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大理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给大理旅游转型发展带来红利。洱海生态廊道坚持大生态保护理念,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关键路径,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大理、了解大理、爱上大理的新窗口。与此同时,“全域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念深入人心,全域旅游空间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来到洱海网红打卡地打卡留念,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在领略大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同时,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绿水青山”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底色,推进生态文明、追求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立足“跳出洱海抓保护、走出流域谋发展”,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根本性转变,大理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交出了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一份写在人民心里的答卷,推动洱海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经验启示】
如今的洱海,碧波荡漾,湖水清澈,各族群众齐心协力保护洱海“母亲湖”,在共同呵护洱海的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把各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扎实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转型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洱海保护治理成果的同时,形成共同保护、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擦亮环洱海的生态底色、文化底色、发展底色,交出了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答卷。
绿色发展是洱海治理保护的治本之策。大理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逐步建立与洱海流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在调整洱海流域经济结构、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上下功夫。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各族群众收入,推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增速,助力各民族共享祖国发展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融入洱海日常、成为生动实践。
全民参与是洱海治理保护的重要保障。大理在洱海治理保护中,加强法治和政府责任制度建设,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层层分解洱海保护目标,大大增强了“绿色控制”能力和环境保护执行力。各级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各族群众齐心干、奋力干,将洱海保护治理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责任制度体系和良好工作格局,为洱海治理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工作保障。
文化浸润是洱海治理保护的重要支撑。始终把多姿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作为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大力挖掘和讲好大理各族群众心向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好故事,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洱海保护治理过程中,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融入洱海生态廊道等重点景区和网红打卡点,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开”“四个与共”的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