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沧市“四聚焦”推动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近年来,临沧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举,着力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推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上下功夫,推动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聚焦群众增收,推动边民富。聚焦“糖、茶、果、菜、牛、药、咖”等高原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均培育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5个,50万元至100万元11个,20万元至50万元的25个。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持续开展“临品出滇”背包市场业务洽谈订货会,引进一批实力强、产业链完善、联农带农潜力足的企业,组织19个商会挂钩帮扶边境村,村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推动缅甸等周边国家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加快口岸城市、口岸经济一体化发展,2023年实现边民互市交易额20.9亿元,直接带动边民增收1200万元。以“六大培训培养工程”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绿美临沧、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进行16轮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大规模培训,聘请44名博士深入沿边行政村(社区)开展科技特派服务,多方发力为各族干部群众集体“充电”赋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3年底,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聚焦宜居宜业,推动边关美。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基础同步夯实,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实施“两污”治理工程和“厕所革命”,结合“绿美临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开展农村“四旁”绿化,引导群众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绿美乡村。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37%,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沿边旅游路线6条、旅游景点33个、特色旅游村寨15个、绿美村庄60个,一批农旅融合、边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的边境村寨相继建成,到处呈现出“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的美好景象。
聚焦思想引领,推动边境稳。以深化拓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三个心向”“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争当一辈子好段长”等实践活动,依托“总书记重要回信宣讲站”、沧江宣讲团、“农民讲习所”等载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和“石榴红”工程,认真落实“三项计划”,实现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320个自然村文体器械全覆盖,建成班洪抗英遗址园、刺树丫口戍边馆2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耿马县、沧源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镇康县和全市所有10个边境乡(镇)、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均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聚焦基层治理,推动边防固。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境、“五位一体”强打击、“五级网格”化矛盾。镇康县帮东村、沧源县班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耿马县色树坝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沧源县帕良村等3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镇康县包包寨村、沧源县焦山村、帕浪村成功创建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在320个村民小组单独或联合组建党支部280个,307个村民小组完成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10个沿边乡(镇)组建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建成25个抵边警务室、124个边境联防所,高压遏制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切实筑牢强边固防“钢铁长城”。(临沧市民族宗教委)